•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1年  第24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专题论述
论多功能森林经营的两个体系
张德成, 李智勇, 王登举, 樊宝敏
2011, 24(4): 1-6.
摘要:
文中详细分析了小块林地立木水平和区域水平森林总体2个多功能森林经营体系的概念、产生、发展以及区别;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坚持分类经营的思想,大部分小片林地采用以主导功能利用为主,保证森林总体的多功能,稳健开展小片林地多功能森林经营实践,加强研究与示范,探索小片林地多功能经营的多种模式,同时需要在体制和机制上进行调整。
国内外森林健康经营综述
吴秀丽, 吴涛, 刘羿
2011, 24(4): 7-12.
摘要: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 且森林火灾、病虫害发生严重, 借鉴森林健康经营思想指导我国森林经营工作有助于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文中介绍了美国、加拿大等典型国家(地区)的森林健康理论与实践, 以及中美森林健康经营合作的基本情况, 分析我国推进森林健康经营面临的问题, 并提出对策建议。
我国森林法价值理念的历史嬗变与森林法的修改
张兰, 王世进
2011, 24(4): 13-18.
摘要:
价值理念是森林法修改时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 它决定了森林法所要促进的价值以及价值实现的立法选择。伦理观的更新是森林法价值理念变迁与发展的价值先导。我国历次森林法的价值理念均是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基础上。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确立为森林法提供了新的价值导向, 森林法价值理念要实现历史性转变并进而统领森林法的修改。
生态系统服务生产及输送和消费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陈祥义, 白彦锋, 姜春前, 曲昇
2011, 24(4): 19-23.
摘要:
文中对生态系统服务生产、输送和消费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主要得出如下几方面结论:1)在生态系统服务生产过程中, 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 而且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有单向和双向之分, 协同增效和相互抑制是生态系统服务之间2个非常普遍的相互作用, 各种驱动力因子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生产有很大影响。2)生态系统服务效用的空间覆盖特征决定了它们是否能够被输送, 根据输送载体的不同, 输送方式主要有自然输送和人为输送2种。3)在生态系统服务消费的同时需要获得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来保证生态系统服务的再生产, 获取的途径主要有市场和生态补偿2方面, 起到关键作用的是生态补偿。
木本植物种子休眠和萌发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综述
洑香香, 周晓东, 刘红娜, 方升佐
2011, 24(4): 24-29.
摘要:
种子休眠广泛存在于木本植物, 且其原因复杂多样, 休眠程度深浅不一, 这是目前木本植物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瓶颈。文中根据Baskin的分类系统, 总结了一些林木种子休眠的归属类型; 对以欧洲水青冈、挪威槭、欧亚槭为阔叶树模式植物的种子休眠, 种子萌发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行了综述; 指出相关研究仅限于少量树种的生理休眠类型及与有限领域如激素(ABA、GA及乙烯)信号传导相关的基因及表达和蛋白及其功能, 更多方面如代谢途径、光对种子萌发的调控等研究还有待加强。
林木减振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黄显学, 周建中, 崔云静, 吴康
2011, 24(4): 30-34.
摘要:
概述了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有关林木减振控制技术在力学方面的研究。各种技术通过增强土壤-根系统锚固、增大树干刚度或减少树冠作用力来达到树在风载作用下减小振动的目的, 但大部分技术都是在半经验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缺少必要的力学理论基础。最后, 文中提出了树干柔性支撑技术, 即安装自制减振器, 认为这是一种有效的林木减振控制技术。
木材光降解机理及研究进展
韩英磊, 李艳云, 周宇
2011, 24(4): 35-39.
摘要:
木材受紫外可见光照射后易发生降解, 表面的材色和力学性能都会下降, 大大影响木材的使用价值和美学特点。文中针对木材光降解机理进行了讨论, 在提出木质素是木材光降解中关键组分的同时, 强调了抽提物对木材光变色的具体影响; 通过详细叙述光降解过程中木材发生的化学变化, 进一步表明该过程中自由基中间体的生成和新的发色团的产生; 系统总结了影响木材光降解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防治木材表面光降解的技术手段。
室外用木质人造板室内加速老化法研究进展
付跃进, 伍艳梅
2011, 24(4): 40-44.
摘要:
介绍了气候老化因素对室外用木质人造板老化性的影响机理, 以及各种室内加速老化法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现状; 针对现行室内加速老化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方法, 并对系统性加速老化方法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各国林业
我国生态公益林管理的内涵及体系结构
孙金华, 唐小明, 黄艺
2011, 24(4): 45-49.
摘要:
从管理学角度剖析我国生态公益林管理行为的内涵, 论述和分析生态公益林管理的业务结构、组织体系、法规标准保障, 提出生态公益林管理的体系结构框架, 在总结生态公益管理体系结构的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中国桉树育种研究进展及宏观策略
谢耀坚
2011, 24(4): 50-54.
摘要:
桉树(Eucalyptus)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造林树种, 具有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等优点, 发展桉树对增加森林资源、维护木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有桉树人工林360多万hm2, 开展桉树育种研究和制定育种策略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对于提高桉树人工林的产量和质量, 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具有战略指导意义。文中从我国桉树种质资源保存、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到高世代育种等方面对桉树育种进行了全面阐述, 并提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桉树育种宏观策略。
中国西南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李昆, 刘方炎, 杨振寅, 孙永玉
2011, 24(4): 55-60.
摘要:
我国干热河谷主要分布于长江、红河、怒江和澜沧江等流域中、上游地区。该区域气候干热、植被稀少、土壤干旱瘠薄、水土流失严重, 是我国西南地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 也是我国植被恢复和生态治理极为困难的区域。文中通过回顾其植被恢复历程, 对现有植被演变过程、植被恢复的途径与方法、植物逆境适应保护机制研究及其适宜树种筛选与引种、植被恢复与特色资源培育利用等进行系统比较分析, 总结了数十年来植被恢复研究与实践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阐述了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提出加速构建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安全屏障是实现干热河谷地区及其所在江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西南地区森林"双增"目标的重要保证。
马来西亚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研究
夏恩龙, 李智勇, 陈勇, 董其英
2011, 24(4): 61-65.
摘要:
林业在马来西亚一直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文中从法律基础、管理体系、轮伐期的确定、森林经营方案制度、采伐审批许可、采伐管理、木材运输以及奖惩措施等方面对马来西亚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分析, 并提出加强我国森林采伐管理的建设性意见。
芬兰多用途林业分析
李小勇, 李红勋, 王磊, 朱晗, 王丽婕, 张奕婧, 张红
2011, 24(4): 66-70.
摘要:
发展多功能林业是林业可持续经营的新兴议题。林业在芬兰地位非常重要, 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芬兰林业已进入多功能利用阶段, 在木材生产、户外休闲、草莓和蘑菇采摘、狩猎、驯鹿和自然保护等方面表现突出, 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
问题探讨
中国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
印中华, 宋维明, 田明华
2011, 24(4): 71-75.
摘要:
森林资源是林业企业经营的主要对象, 林业企业兼具发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属性, 因而林业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 肩负着特殊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文中首先针对林业企业的经营特点探讨林业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其次, 分析林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历史必然性; 再次, 研究林业企业在履行社会义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 从可持续经营、节能减排和增加碳汇等角度, 指出林业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路径。最后, 从经营环境的视角提出推动林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对策。
早期涉林项目留给减少森林砍伐和退化机制的经验与教训
黄小荣, 刘建, 申文辉
2011, 24(4): 76-80.
摘要:
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导致的排放, 增加森林碳储量(REDD+)将成为2012年后最具成本效益的一个缓解气候变化的机制。为了避免REDD+项目的设计和实施重蹈早期涉林项目的覆辙, 有必要回顾REDD+之前的涉林政策和涉林项目的问题。早期涉林倡议案、森林认证、环境服务报偿(PES)、综合保护与发展项目(ICDPs)中的经验教训, 对于REDD+特别有参考价值。REDD+的实施需要依赖各国已经同意的倡议, 促进主权国家履行现有承诺, 利用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力的协同增效作用来产生环保效应。在早期碳项目中, 普遍缺乏可信的反事实构建, 碳计量可靠性上也存在问题。在综合保护与发展项目的实施中, 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如何为生态系统服务寻找买家和争取长期的金融支持, 是项目实施成功的主要影响因素。REDD+在设计上就应该考虑到这些问题, 建立在各种经验教训之上的REDD+项目设计和实施应该更加有效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