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2年  第25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专题论述
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进展
孙金伟, 关德新, 吴家兵, 金昌杰, 袁凤辉
2012, 25(1): 1-6.
摘要: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一直是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中总结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主要研究方法,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介绍“3S”技术在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中的应用,指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的发展趋势和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森林经营措施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机理
王西洋, 马履一, 贾忠奎, 刘杰, 游伟斌, 张田田
2012, 25(1): 7-12.
摘要: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最热的环境问题之一, 其主要原因是大气中CO2浓度剧增。而森林土壤呼吸占生态系统呼吸总量的60%~90%, 是全球碳循环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文中综述主要森林经营措施对土壤呼吸造成影响的程度及方向, 详尽总结采伐、林地施肥、土壤改良、凋落物移除和火烧等措施对土壤呼吸影响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植物杂种优势机理研究进展
黄国伟, 苏晓华, 黄秦军
2012, 25(1): 13-18.
摘要:
杂种优势作为自然界的普遍现象, 其产生机理一直是人类研究的热点。在此基础上, 关于杂种优势的原因产生了众多理论假说, 诸如显性假说、上位效应、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等。多年来, 众多科研工作者试图从生理生化水平和分子水平求解杂种优势产生的机理, 发现杂种优势植株光合能力强, 组织相对发达, 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和缓冲能力较强; 杂种优势在相对弱光、低温、低CO2浓度条件下往往表现得更为明显; 此外, 遗传距离、基因表达差异、DNA甲基化等都与杂种优势关系密切。文中对农业和林业上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和思考, 并对这一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森林细根生产和周转的影响因素
王瑞丽, 程瑞梅, 肖文发, 封晓辉, 刘泽彬, 王晓荣
2012, 25(1): 19-24.
摘要:
细根在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和养分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全球碳循环研究的开展, 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碳的主要来源, 对细根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在系统分析国内外大量研究报道的基础上, 文中对影响细根生产和周转的非生物因素(土壤养分、温度、土壤水分及CO2浓度)和生物因素(土壤生物、细根形态及林分特征)进行总结和评述, 分析根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林火增长模型及应用软件
田晓瑞, 舒立福, 王明玉
2012, 25(1): 25-29.
摘要:
火增长模型可以预测将要发生的林火行为, 指导林火扑救和评估林火管理政策。文中分析了影响火模拟的主要因子, 对当前主要的火增长模型, 包括经验模型、半经验模型和物理模型进行了概述, 并列举了应用比较广泛的火增长模拟软件包括Prometheus, Behave Plus和Farsite等的主要特征, 讨论了火增长物理模型的局限性及未来发展方向。
公路规划中野生动物保护对策的探讨
孙金柱, 孔亚平, 毕俊怀, 王云
2012, 25(1): 30-34.
摘要:
当前国内外关于公路与野生动物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路设计与运行阶段的影响和保护方面,从公路规划层面考虑的不多。通过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得出,公路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野生动物的公路致死、形成道路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域(简称道路动物影响域)以及野生动物的种群稳定性3个方面。针对这些影响,可以通过调整公路网模式的设计、合理界定道路网密度以及交通量等来弥补野生动物保护措施的不足。提出在我国公路规划阶段即考虑野生动物保护的建议。
木材糠醇树脂改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何莉, 余雁, 喻云水, 田根林, 王汉坤
2012, 25(1): 35-39.
摘要:
对木材进行糠醇树脂改性能够显著提高木材尺寸稳定性、抗生物及化学侵蚀性和硬度, 降低平衡含水率。木材糠醇树脂改性研究近10年来重新得到关注, 并已在欧洲开始商业化生产, 而国内还未见相关研究报道。文中简要介绍糠醇的性质和用途, 详细阐述国外木材糠醇树脂改性的研究进展、成果和商业化情况, 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高温热处理对木材颜色变化影响综述
江京辉, 吕建雄
2012, 25(1): 40-43.
摘要:
通过总结热处理对木材颜色变化的研究结果,分析热处理方式、热处理工艺参数包括温度和时间、树种与化学成分对热处理材颜色变化的影响,颜色变化与化学成分以及物理力学性能的相互关系,以及热处理材颜色光稳定性能。对今后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乐器共鸣板用木材声学振动性能改良研究现状及趋势
刘镇波, 刘一星
2012, 25(1): 44-48.
摘要:
木材是制作乐器共鸣板的重要材料, 木材的声学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乐器的声学品质。文中在分析乐器板用木材声学振动性能改良的着手点与切入点的基础上, 总结木材声学振动性能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 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将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1)从弹性模量、比弹性模量、声辐射品质常数和声阻抗等指标出发进行木材声学性能功能性改良研究; 2)开展乐器共鸣板用木材的替代树种用材的功能性改良研究, 扩大可用于制作乐器共鸣板的资源范围; 3)从改善木材声学振动效率和振动音色角度进行木材功能性改良的研究; 4)开展新型的乐器共鸣板用材研究。
各国林业
我国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维持技术研究进展
贾忠奎
2012, 25(1): 49-54.
摘要:
人工林资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工林总体质量不高,普遍存在着生长量低、保存率低以及生产力低下等问题。文中在对人工林生产力研究的历史背景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概述立地条件、初植密度、间伐措施、林地清理、连栽代数、施肥等方面对人工林生产力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促进我国人工林生产力维持关键技术体系研究的建议,即加强人工林生产力长期性、系统性、多目的性的研究。
我国森林碳汇市场培育的路径选择
肖艳, 李晓雪
2012, 25(1): 55-59.
摘要:
在分析2010年全球森林碳汇市场特征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森林碳汇市场的现状, 提出我国森林碳汇市场培育的路径选择:加强国际森林碳汇项目推广合作, 推动森林碳汇市场的发展; 发展一级市场交易, 稳步推动金融市场的建设; 立足国内市场, 推动森林碳汇的国内市场的形成; 将自愿减排作为目前发展的优先安排。
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市场结构的实证分析
高广茂, 程宝栋, 田园, 苏佑佳
2012, 25(1): 60-63.
摘要:
出口市场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我国木质家具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利用出口市场集中度指数、出口市场多样性指数、出口市场均匀度指数,文中对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市场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市场集中度不断降低,出口市场多元化正在形成,出口市场均匀度不断提高。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市场政策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加拿大土地退化防治政策和措施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崔向慧, 卢琦, 褚建民
2012, 25(1): 64-68.
摘要:
土地退化是中国和加拿大共同存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地威胁着两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中在介绍加拿大的土地资源管理、退化土地恢复、森林资源管理、农业环境保护和矿区复垦等政策制度和部门协调机制的基础上,列举并分析加拿大实施的退化土地防治措施、经验和成效,指出我国应借鉴加拿大在技术、政策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以提高我国西部地区土地退化防治效率。
芬兰林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及启示
鲁德, 肖文发, 白彦锋, 雷静品
2012, 25(1): 69-71.
摘要:
私有林在芬兰林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芬兰私有林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成熟的林业合作组织。随着我国集体林权改革的深入,为解决分散经营等问题以及降低经营成本和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林业合作组织在中国各地的健康发展,芬兰的经验值得借鉴。
问题探讨
我国开展动物狩猎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华彦, 胡彬, 侯祥磊, 耿广耀, 张衍辉
2012, 25(1): 72-75.
摘要:
近5年来在国内2次关于开展国际狩猎的事件, 引发了主管部门及广大民众对我国开展国际狩猎的理性思考。科学地开展国际狩猎无疑是有效管理野生动物资源的手段之一, 但鉴于我国国情, 开展国际狩猎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文中通过追溯我国开展动物狩猎的传统和国际狩猎业的发展历程, 分析我国开展国际狩猎与动物资源快速枯竭、动物保护教育及狩猎权主体之间的矛盾, 指出我国开展动物狩猎应从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督体系, 理性开展动物保护教育及加快发展国内动物狩猎业等几方面稳步推进。
改性木材命名规则探讨
韩维生, 冯德君
2012, 25(1): 76-80.
摘要:
澄清了改性木材的概念,指出其形态限于木材整体和单板;分析了胶压木的特性及名称,认为它不应归于改性木材;通过辨析现有改性木材的类别及名称,发现其存在“命名方法笼统、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归类混乱”等问题;通过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对改性木材命名规则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便推动标准化工作和新材料的命名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