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2年  第25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综合述评
森林在绿色发展中的新定位
侯元兆, 杜士才
2012, 25(2): 1-6.
摘要:
在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召开20年后,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并未解决。即将召开的"里约+20"大会的核心任务是向绿色发展转轨。这需要改变某些一直支配着人们行为方式的意识形态, 例如对财富、福利、安全等的观念, 也包括对森林等自然资源的新定位。文中指出, 在绿色发展背景下, 森林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是整个社会的基本财富、基本福利和基本安全, 必须大力投资发展自然资本; 提出构建与绿色发展相适应的林业发展机构、投资机制、政策体系和科研教育体系等建议, 并梳理了一些应予变革的林业政策。
专题论述
国外森林碳融资模式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郭艳斌, 张彩虹, 郭恩宇, 朱晗
2012, 25(2): 7-11.
摘要:
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为各国和国际社会所重视。与其他缓解气候变化的选择相比, 森林碳减排的成本相对较低。但是, 资金缺口目前已成为REDD和REDD+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也成为各国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文中对国外森林碳融资模式进行归纳分析, 指出其发展趋势, 提出国外实践对我国发展森林碳融资的借鉴意义。
氮沉降对森林碳汇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吴家兵, 井艳丽, 关德新, 杨宏, 袁凤辉, 孙金伟
2012, 25(2): 12-16.
摘要:
氮沉降增加对森林碳汇功能的大小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文中介绍了森林碳汇对氮沉降增加响应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同位素技术在该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指出在沉降增加条件下森林光合产物分配和土壤碳周转速率变化将是未来森林碳循环研究的热点。
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树种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研究综述
王云霓, 熊伟, 王彦辉, 于澎涛, 徐丽宏, 左海军, 曹恭祥, 孙浩
2012, 25(2): 17-23.
摘要:
树种选择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关键环节, 而水分利用效率(WUE)是表征树种抗旱性和水分利用特征的基本生理参数, 是目前树种选择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文中在介绍树木叶片WUE概念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从树木叶片WUE在树种和生活型之间的差异和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光照、水分、温度、CO2和O3浓度等环境因子的响应等方面阐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树种叶片WUE研究的进展情况, 指出目前树木叶片WUE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展望。
红树植物对水淹缺氧的生理响应研究进展
罗美娟, 崔丽娟, 张守攻, 谭芳林, 叶功富
2012, 25(2): 24-28.
摘要:
水淹缺氧是红树植物主要的胁迫因子之一。因其水淹耐性不同,不同种类的红树植物分布在不同高程的潮滩上。长期生长在受周期性海水浸渍、缺氧的淤泥中的红树植物已特化出一套适应水淹缺氧环境的适应机制。文中着重论述红树植物在生长与营养分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碳氮代谢、抗氧化机制等方面的适应机制,并对红树植物在水淹缺氧胁迫下根系代谢途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次生代谢等方面提出研究展望。
植被退化评价研究展望
李新平, 赵娟, 安雁
2012, 25(2): 29-33.
摘要:
植被退化关系到所处生态系统的稳定与演替进程。文中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植被退化研究的梳理筛选,从评价参照系统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方法的确定等方面对植被退化评价研究进行综述,并预测和展望植被退化的研究方向。
柏科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现状与展望
金江群, 韩素英, 郭泉水
2012, 25(2): 34-40.
摘要:
柏科植物组织培养困难,但经过多年的探索取得了很大进展。文中综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柏科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选择、培养基制备、诱导分化、试管苗生根、组培苗移栽等关键环节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研究展望,为深入开展柏科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提供参考。
森林天然更新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陈永富
2012, 25(2): 41-45.
摘要:
在搜集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述种子缺乏,动物取食与侵害,植物化感作用,微生物致病,光照、温度、湿度、水分等生态因子异常,林下活地被物与枯枝落叶的物理阻隔,自然和人为干扰作用以及群落结构特征对森林天然更新的障碍机制,提出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植物源微纤化纤维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进展
江泽慧, 王汉坤, 余雁, 田根林, 王昊
2012, 25(2): 46-50.
摘要:
微纤化纤维素是一种新型的纳米级纤维素功能材料, 在食品、医药、化妆品、涂料、造纸、复合材料等多个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外对微纤化纤维素的研究已经近30年, 一些相关产品也已经问世, 而我国相关研究报道则很少。文中首先对微纤化纤维素的性质和用途做了简要介绍, 然后重点介绍植物源微纤化纤维素制备技术和重要性能指标, 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区域家具产业集聚的集聚力与离散力面板数据识别——基于第二自然因素的实证
曾杰杰, 聂影
2012, 25(2): 51-56.
摘要:
采集我国1999-2008年家具产业2位数面板数据, 对影响家具产业集聚空间演进的第二自然要素进行计量检验, 得出一些具启示性的结论:1)各区域的家具产业集聚基本是基于低级生产要素的驱动, 家具产业具有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特征; 2)家具产业的规模经济驱动性特征效果并不显著, 构建基于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家具产业链, 并在空间上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 将利于家具产业集聚水平的正向更替进程。
各国林业
我国林业知识产权发展研究
范圣明, 王忠明, 龚玉梅, 马文君
2012, 25(2): 57-62.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深入,各国相继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准确掌握国内外知识产权战略情况,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林业知识产权的长期良性发展。文中概述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以及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及特点,介绍我国2个林业企业国际维权的典型案例,统计分析我国林业知识产权发展情况,并提出思考和建议。
新中国成立以来洛阳牡丹产业化演进
李佳佳, 傅建祥, 丁云
2012, 25(2): 69-74.
摘要:
以其独特的地理、文化背景,洛阳牡丹在洛阳形成了产业化发展之势。产业集群合作行动是从现实主体互动角度探讨产业集群的重要性并对现实中的产业集群实践操作提供指导意义。文中从产业集群合作行动的角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洛阳牡丹产业化演进进行梳理,将其分为抢救与恢复、奠定基础和产业化初步发展3个阶段,分析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澳大利亚桉树培育经验对我国桉树可持续经营的启示
谢再钟, 郭祥泉, 赖学舜
2012, 25(2): 75-80.
摘要:
阐述桉树在我国的引种状况、生长适应性、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考察澳大利亚桉树培育分析桉树原分布区速生丰产培育模式、生物多样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探讨澳大利亚桉树经营对我国桉树可持续栽植的启示,提出我国发展桉树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