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2年  第25卷  第6期

显示方式:
年度总目录
2012, 25(6).
摘要:
综合述评
全球人工林环境管理策略研究
何友均, 李智勇, 张谱, 范少辉
2012, 25(6): 1-7.
摘要:
全球人工林为木材生产和缓解贫困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中在介绍全球人工林资源的基础上, 分析了人工林对生物多样性、水分循环、养分循环和碳循环的影响和相互作用机制, 提出了人工林环境管理策略, 即建立人工林多功能经营制度、通过森林认证助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充分利用REDD+机制提高人工林固碳效应的政策推动策略,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降低人工林对水循环负面影响、提高人工林的养分循环、促进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生态系统完整性策略, 以及保育高保护价值区域策略和鼓励利益相关者参与人工林规划与管理策略。
专题论述
三区式森林经营管理模式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启示
代力民, 赵伟, 于大炮, 周莉, 周旺明
2012, 25(6): 8-12.
摘要:
从17世纪中叶森林永续利用理论的诞生, 到当前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的应用, 国际社会不断地对森林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有益探索。目前正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区应用的三区式森林经营管理模式的核心目的就是在满足木材生产需要的同时, 最大程度地减少森林经营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干扰及影响, 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自然性。经过多年实验和评估, 其实施效果已经得到不同利益群体、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而它的森林区划、经营理念等很多方面又与我国正在实施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存在着相似性。因此, 希望通过对三区式森林经营管理模式的系统研究, 为我国更好地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提供启示和参照。
湿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雷璇, 蒋卫国, 潘英姿, 王文杰
2012, 25(6): 13-19.
摘要:
湿地规划日益增多, 但多数没有遵循"生态优先"原则, 因此开展湿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已成为湿地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迫切要求。文中阐述了开展湿地规划环评的需求, 从理论体系和方法学2方面概述国内外战略环境评价(SEA)研究进展, 总结了当前SEA体系下湿地规划环评的理论体系、操作规程以及技术方法,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我国湿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重点。
国外森林地上部分碳汇遥感监测方法综述
黄从红, 张志永, 张文娟, 杨军
2012, 25(6): 20-26.
[摘要](83) [HTML] (140) [PDF](19)
摘要:
森林的碳汇功能对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森林碳汇的计量和监测方法备受关注, 其中应用遥感方法对森林地上部分碳汇进行监测计量已经成为目前林业遥感的热点。文中基于光学遥感、微波雷达和激光雷达3种常用的遥感数据源综述了国外森林地上部分碳汇遥感监测的主要方法, 并讨论了这些监测方法的精度和不确定性。得出:1)基于光学遥感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法在森林地上部分碳汇估算中应用最为广泛, 人工神经网络法具有更高的估算精度; 2)微波雷达系统能够穿透云层, 可用于多云地区森林地上部分碳汇的估算; 3)基于激光雷达数据的估算结果是三者中精度最高的, 可用于高生物量地区森林地上部分碳汇的监测。
植物对淹水胁迫的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吴麟, 张伟伟, 葛晓敏, 唐罗忠
2012, 25(6): 27-33.
摘要:
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土壤水分过多会对许多植物造成危害, 导致其成活率下降, 生产力降低; 而耐淹植物在淹水环境下能够产生不同的响应以适应淹水胁迫, 包括在生长、形态及解剖结构上产生明显变化, 在呼吸代谢、光合作用、抗氧化系统和内源激素等方面也发生相应变化。文中从植物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阐述植物对淹水胁迫的响应机制, 以期对植物抗性研究和农林业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地基激光雷达在森林参数反演中的应用
李丹, 庞勇, 岳彩荣
2012, 25(6): 34-39.
摘要:
近年来地基激光雷达(TLS)得到了快速发展, 它能够快速地获取高精度、高密度的3D点云数据, 可以应用到工程设计、林业、农业、矿产、交通、城市规划和遗产记录等领域。在森林参数的定量测量应用上, 利用TLS测量森林参数如树高、胸径、密度和蓄积量等, 不仅节省人力, 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快速获取树木几何参数的有效方法。文中主要介绍地基激光雷达遥感的工作原理、数据处理过程和方法、在林业中的应用现状、利用TLS数据反演森林参数(位置、胸径、树高、蓄积量、树干和郁闭度等)的方法和研究进展, 同时对地基激光雷达在林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成效评价研究综述
关博, 崔国发, 朴正吉
2012, 25(6): 40-45.
摘要:
野生动物保护对于自然保护区尤其是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来说是其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野生动物的保护成效是自然保护区保护功能和作用是否得到有效发挥的衡量标准之一。文中从野生动物的种类、种群数量、种群生存力、分布格局以及栖息地适宜性等方面总结了野生动物保护成效评价研究, 提出几种野生动物保护成效评价研究的可能途径和方法, 对野生动物保护成效评价研究进行了初步展望, 以期为今后野生动物保护成效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 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合理建议。
昆虫性信息素人工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马涛, 温秀军, 李兴文
2012, 25(6): 46-51.
摘要:
探索和研究害虫防治的新途径、新技术, 其中利用昆虫激素, 特别是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进行害虫防治的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文中从昆虫性信息素的化学成分、人工合成等方面综述了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 并介绍几种常用的昆虫性信息素合成方法, 以期为昆虫性信息素的科学研究和最佳合成方法探索提供理论参考。
各国林业
我国林纸企业的资源可持续利用
方勤敏, 谭星
2012, 25(6): 52-57.
摘要:
针对我国实施林纸一体化战略过程中存在的林木原料供应不足和资源整合利用效率偏低的现状, 在对资源进行分类的基础上, 借鉴资源生态思想构建林纸企业不同资源投入与产出的评价指标体系; 以岳阳林纸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计算各类资源的投入、消耗、保有和产出, 分析林纸企业的资源结构及其与绩效的关系; 提出通过积累无形资源和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等手段来持续利用林木资源和促进林业、纸业与环境三者协调发展的策略。
我国杉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陈琴, 黄开勇, 蓝肖, 戴俊, 郝海坤
2012, 25(6): 58-63.
摘要:
杉木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速生用材树种, 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和用途广的特点, 在南方林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熟悉和掌握杉木的组织培养技术, 对促进杉木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叶、茎尖、茎段和离体胚等外植体的选择, 外植体消毒, 愈伤组织和芽的诱导分化, 继代增殖培养以及壮苗与生根等方面简述近几年我国杉木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对杉木组培快繁中的灭菌技术、培养基筛选和生长调节物质使用水平等技术环节进行评述, 同时提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美国森林资源监测技术对我国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体系建设的启示
刘华, 陈永富, 鞠洪波, 雷渊才
2012, 25(6): 64-68.
摘要:
分析总结目前我国森林资源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提出一体化监测体系的概念和建设的必要性; 从抽样技术、调查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介绍美国森林资源综合监测体系的特点和优势, 并与我国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进行对比分析, 为我国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哥斯达黎加森林生态服务补偿机制演进及启示
朱小静, CarlosManuel Rodríguez, 张红霄, 汪海燕
2012, 25(6): 69-75.
摘要:
通过分析哥斯达黎加森林生态服务补偿机制演进历程, 总结出其项目类型多样、参加者自主性强、项目合同规范高效、项目资金来源渠道丰富、补偿标准合理、从自愿的补偿向强制性支付转变等对我国有益的启示,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