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5年  第28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专题论述
全球森林治理碎片化背景下的国际森林安排
郎燕, 陆文明, 刘晓静
2015, 28(4): 1-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4.001
[摘要](2462) [HTML] (103) [PDF](1493)
摘要:
文中概述全球森林治理碎片化和国际森林安排的现状, 阐述国际森林安排在协调全球森林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总结国际森林安排现有的协调方式以及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主要缺陷, 介绍联合国水机制在全球水治理领域的成功经验, 针对国际森林安排中的相关机构建设提出建议。
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补偿经济学分析与标准研究
吕洁华, 张洪瑞, 张滨
2015, 28(4): 6-1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4.002
[摘要](2494) [HTML] (46) [PDF](1511)
摘要:
制订合理的价值补偿标准能够有效促进森林生态产品供给, 对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增加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在对森林生态产品的内涵和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经济学理论解释对供给的森林生态产品进行价值补偿的必要性; 基于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与均衡价值论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补偿标准进行理论探讨; 明确森林生态产品价值的最低、最高朴偿标准, 综合考虑对价值补偿标准产生影响的动态因素, 提出科学、可行的价值补偿标准综合测算模型。
基于最优轮伐期模型的超限额采伐现象及其约束机制分析
姜昕, 李纪生, 张兴
2015, 28(4): 12-1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4.003
[摘要](2299) [HTML] (155) [PDF](1538)
摘要:
文中将最优轮伐期模型应用于对超限额采伐现象的研究,认为由于国有森工企业的利润大多来自于木材销售收入,而企业领导的任期是有限的,他们只关心自己任期内的业绩,导致企业经营的目标实际上是短期木材收益的最大化,而不是我们所期待的可持续木材与生态综合收益最大化,甚至也不是私人拥有森林时所追求的长期木材收益的最大化。他们会设法突破政府设定的采我限额,增加采我量,造成森林资源加速衰退的不良后果,不仅生态功能迅速萎缩,木材产量也无法长期维持下去。同样的情形在国有林场短期租赁给私人经营时也极易发生。为尽量杜绝这种现象,有必要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惩罚机制使超采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小于被发现时上缴罚款的数学期望值,以此从根本上遏制住企业超限额采我的动机。
植物对氯化钠和硫酸钠胁迫生理响应研究进展
刘正祥, 张华新, 杨秀艳, 朱建峰, 邓丞
2015, 28(4): 17-23.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014.y
[摘要](3122) [HTML] (31) [PDF](1604)
摘要:
氯化钠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盐胁迫类型,在我国乃至全球分布面积最大。但在某些地区(如我国"三北"的局部地区),硫酸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等类型盐渍土的面积更大、危害更深,且有很多植物(如碱蓬、白刺、柽柳等)常分布于多种不同类型的盐碱地。因此,开展植物对不同类型盐碱胁迫对比研究、探讨其内在生理机制的异同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并极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文中在总结盐胁迫生长抑制效应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植物对氯化钠和碳酸钠胁迫的生理响应异同,主要包括离子代谢生理、水分与渗透调节生理、光合生理等,并对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世界柏科彩叶植物种质资源
刘娜娜, 侯元凯, 蓝正勇
2015, 28(4): 24-3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017.y
[摘要](2594) [HTML] (46) [PDF](1627)
摘要:
柏科植物共有22个属,其中10个属拥有彩叶植物44个种、183个变种。在刺柏属、柏木属和扁柏属中的彩叶植物种数较多,而在扁柏属、刺柏属、崖柏属和柏木属中彩叶植物变种数较多。从柏科植物彩叶种或变种叶色来看,呈黄色的种或变种数最多,达100个,蓝色种或变种60个,白色种或变种16个,灰绿色种或变种3个,紫叶种或变种3个,红棕色种或变种1个。文中介绍了柏科彩叶植物种类、叶色特征,提出了我国繁育和推广利用建议。
香脂树泌油特性与机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杨锦昌, 尹光天, 吴忠锋, 李荣生, 邹文涛, 李琼琼
2015, 28(4): 32-38.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4.004
[摘要](2456) [HTML] (75) [PDF](1445)
摘要:
香脂树是植物树体内可分泌物理性质与柴油相似的树脂油的一类树种,在开发内外用药物制剂、天然精油、专业护理产品等医药和日用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并成为热带地区重要的非木材林产品之一。目前,因香脂树天然分布区域较窄、野生资源分布少以及泌油特性与机制不清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该树种的认知度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文中综述香脂树的种类及分布、泌油生物学特性与机理、树脂油理化性质及其在药用和日用方面的应用,探讨香脂树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研究方向提出展望,旨在为深入开展香脂树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森林多功能监测现状及发展建议
邓成, 张守攻, 陆元昌, 谢阳生
2015, 28(4): 39-43.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4.005
[摘要](2491) [HTML] (23) [PDF](1738)
摘要:
近年来, 人类社会对森林多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强, 森林多功能经营也日益得到各国的关注和重视。作为现代森林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 森林多功能监测技术得到了应用和发展, 但总体来说还不够完善。文中介绍了森林多功能监测情况, 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以期为今后森林多功能监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国内外削度方程研究进展
梅光义, 孙玉军
2015, 28(4): 44-49.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4.006
[摘要](2617) [HTML] (51) [PDF](2370)
摘要:
削度方程在树干材积估算和森林碳汇规划中有着广泛的使用和重要的实际价值, 其模拟直径、材积、干形变化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木材交易的公平和森林规划系统方案的科学性。文中系统阐述了削度建模数据获取方法, 比较了削度方程的种类及优缺点, 分析了削度方程的精度要素, 并对未来相关研究趋势进行了预测。
竹子害虫及其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舒金平, 叶碧欢, 吴小双, 张亚波, 王浩杰, 徐天森
2015, 28(4): 50-57.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4.007
[摘要](2686) [HTML] (83) [PDF](2867)
摘要:
随着我国竹子种植面积的扩大, 竹林环境变化及人为干扰程度的加剧, 竹子虫害日益猖撅。文中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文献, 介绍我国竹子害虫的种类、近年来主要竹子害虫类群、为害特点、竹子害虫回升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技术, 分析当前竹子害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并简要展望了竹子害虫的研究发展方向。
林用除草剂草甘膦的环境行为及生态风险研究进展
林静雯, 李莹, 罗洁文, 刘爱琴, 周垂帆
2015, 28(4): 58-63.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4.008
[摘要](2437) [HTML] (39) [PDF](1496)
摘要:
林业除草是营林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美国孟山都公司研发的林用除草剂草甘膦以其杀草广谱、内吸传导性强的优势在林业生产中被广泛采用。然而随着草甘膦的过量使用,残留在林地土壤中的草甘膦势必增加,不仅作用于靶生物以防除杂草,而且对非把生物也产生影响,导致林地生态系统结构改变,功能遭受破坏。近年来,虽然国内外学者对草甘膦在农业应用的环境行为和生态风险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于草甘膦在林业上的研究鲜见报道。文中从草甘膦的除草机理、在林地土壤中的环境行为、林用生态风险以及合理使用等方面综述了草甘膦在林业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人工林经营过程中草甘膦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参考。
各国林业
中国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李春干, 罗鹏
2015, 28(4): 64-7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4.009
[摘要](2424) [HTML] (70) [PDF](3334)
摘要:
文中简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 介绍了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的内容、手段和技术, 变化信息采集方法与技术, 以及保留小班林分林木因子更新方法的演变, 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我国2000-2012年夏季森林火灾分布规律
邸雪颖, 楚旭, 杨光, 吴昊
2015, 28(4): 72-7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012.y
[摘要](2774) [HTML] (45) [PDF](1571)
摘要:
文中介绍了我国2000-2012年森林火灾发生的整体情况, 分析了我国夏季森林火灾的时空分布规律。2000-2012年我国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年际间大体保持平稳, 2003-2005年达到一个较高的峰值, 2008年达到最高峰, 近几年来则呈下降趋势。夏季森林火灾的发生次数在2000-2007年处于较高水平, 尤其是2003年和2006年火灾发生次数最多, 而近5年来则处于较低水平并有下降的趋势。我国华中地区和西南地区发生夏季森林火灾次数最多, 而东北地区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最多。我国夏季森林火灾具有等级高、破坏性大、火场面积和受害森林面积较大等特点。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国进口俄罗斯木材贸易额预测
田刚, 韩路
2015, 28(4): 76-80.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4.010
[摘要](2178) [HTML] (29) [PDF](1572)
摘要: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筛选对中国进口俄罗斯木材贸易额影响较大的5个因子, 运用影响因子及木材贸易进口额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 利用GM(1, 1)模型预测影响因子值, 将其代入训练好的BP网络模型中对中国进口俄罗斯木材贸易额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 中俄木材贸易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中日两国山茶花的渊源及异同
吴雅文, 张宁, 白天, 王艳梅, 刘震
2015, 28(4): 81-84.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018.y
[摘要](2746) [HTML] (125) [PDF](1486)
摘要:
为了解决中日山茶花名称不统一的问题, 以利于中日两国山茶花的交流, 文中在综述中日两国山茶花栽培史及渊源的基础上, 对中日山茶花名称及形态特征进行考证。结果表明:中日山茶花栽培历史源远流长; 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Linn.)原产于中国; 自唐朝时, 日本开始从中国引进山茶花, 命名为椿; 雪椿(C.japonica var.decumbens)是山茶花的一个变种; 茶梅(C.sasanqua Thunb.)原产于日本, 在日本称作山茶花, 传入中国以后被称作茶梅。
美国森林风景管理系统及其借鉴与应用
杨会娟, 黄选瑞
2015, 28(4): 85-89.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4.011
[摘要](2681) [HTML] (7) [PDF](1953)
摘要:
借鉴国际森林风景管理系统构建和应用实践,是提高中国森林风景资源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公众对森林游憩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文中概述了美国森林风景管理系统的发展历程、结构内容、特点、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该系统以科研成果和近40年的实践经验为依据,主要包括调查分析、规划设计、方案实施、监测评估4个步骤,强调融入生态系系统管理思想和公众参与,将在生态美学、城郊风景、场所感、动态管理、可视化和视觉模拟等方面不断优化发展。我国森林风景资源管理的观念、理论和技术基本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从中国实际出发、积极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加快中国森林风景资源管理系统研发步伐,对于提高我国森林风景资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问题探讨
京津风沙源区退耕还林农户复耕决策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补贴结束假设下的实证检验
郭柯, 王立群, 张璇, 高德健, 王枫
2015, 28(4): 90-9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021.y
[摘要](2646) [HTML] (46) [PDF](1444)
摘要:
以补贴到期后不再补贴为前提假设, 运用Probit和Logit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农户做出复耕决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如果到期后停止补助受访农户中有复耕意愿的农户占53.46%,巩固退耕成果的难度依然较大; 56.93%的农户对当前的退耕补贴政策持不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的态度, 后续产业参与度不高。是否村干部、耕地总面积、退耕地面积、退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对补贴的满意度、是否参与后续产业对农户复耕决策具有显著影响。访谈结果也表明, 农户的复耕决策是在综合考虑收入预期和获得收益能力的基础上所做出的经营性决策; 如果到期后停止退耕补贴而退耕土地又不能够直接为农民带来稳定的收益, 或者退耕农户没有稳定的其他替代性收入, 退耕农户将倾向于在补贴期后复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