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5年  第28卷  第5期

显示方式:
专题论述
世界林业机构设置概述
赵晓迪, 陈绍志, 赵荣
2015, 28(5): 1-9.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5.001
[摘要](2526) [HTML] (41) [PDF](1502)
摘要:
林业机构设置的优化调整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当下,中国林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以及中国林业发展的目标和定位对优化林业机构设置提出了新要求。文中系统梳理33个典型国家林业机构的设置情况以及不同国家林业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与管理体制,分析其职能情况与管辖范围,回顾各国林业机构设置的历史沿革,并据此探讨其变动趋势,以期为我国林业机构优化调整提供参考。
国外林业碳汇项目激励机制研究综述
王倩, 曹玉昆
2015, 28(5): 10-14.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5.002
[摘要](2823) [HTML] (23) [PDF](1739)
摘要:
林业碳汇是节能减排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之一。随着全球REDD+机制的逐步运行和落实,对林业碳汇项目交易的研究越发显得急迫和重要,基于该背景探讨林业碳汇项目交易的影响因素和激励机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文中简述林业碳汇项目的市场供给和需求主体,其中供给主体作为卖方主要包括森林资源的所有者和管理者,需求主体作为买方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和企业实体; 分析影响林业碳汇项目供给与需求的因素,其中影响供给的因素包括项目收益、项目特征、交易政策等,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定价、政策、管理者决策等; 从政策、定价和风险规避3个方面概述国外在激励碳汇项目供给与需求方面采取的措施。
林地重金属污染来源解析
周垂帆, 李莹, 殷丹阳, 蔡丽平
2015, 28(5): 15-2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5.003
[摘要](2578) [HTML] (38) [PDF](1703)
摘要:
森林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物种多样性以及净化环境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我国第1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研究表明,我国林地土壤污染超标率高达10%,其中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砷、镉等。但目前针对森林生态系统污染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针对森林生态系统重金属的来源及其特征的综述性报道更少。文中总结了森林生态系统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包括大气沉降、工业活动和交通运输、施肥和污泥林用、矿山开采等; 讨论了重金属对森林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危害。旨在揭示重金属进入林地的途径和污染过程及其危害,为合理保护森林生态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林地土壤环境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土壤因子对立地生产力的影响定量研究进展
王岳, 王海燕, 李旭
2015, 28(5): 22-2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5.004
[摘要](2170) [HTML] (37) [PDF](1492)
摘要:
地位指数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评价立地生产力的方法,但对它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研究得较少。将土壤因子定量引入基于地位指数的生长模型,可直观地反映土壤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文中对国内外基于地位指数表达的立地生产力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研究所涉及的模型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以期为立地生产力评价和土壤管理提供借鉴。
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对林木根系的影响
舒文波, 赵树堂, 章晶晶, 卢孟柱
2015, 28(5): 27-32.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016.y
[摘要](2514) [HTML] (5) [PDF](2173)
摘要:
植物体内信号分子———植物激素在调节植物各种生长发育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生长素是调控植物根系发育唯一具有极性运输特性的激素,调控过程包括生长素生物合成、极性运输和信号转导。文中从生长素合成、代谢、运输、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和影响林木根系形成的相关基因及激素互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林木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研究的新思路,展望了林木根系形成机理研究及其对林木根系调控的应用前景。
分子标记技术在槭树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郁敏, 周勃
2015, 28(5): 33-3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022.y
[摘要](2721) [HTML] (6) [PDF](1901)
摘要:
中国是槭树种质资源丰富且分布集中的国家。为了更科学地开发和利用兼具观赏、药用、经济等多种珍贵价值的槭树种质资源,文中综述了国内分子生物学研究前期对槭树DNA和RNA提取的方法,以及RAPD、AFLP、ISSR、ITS和SRAP等分子标记技术在槭树植物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种质资源鉴定、种群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濒危植物保护、物种谱系地理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针对槭树类植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以期为槭树植物的种质资源开发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森林生态系统叶片暗呼吸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王尧尧, 朱万泽, 赵广
2015, 28(5): 37-43.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028.y
[摘要](3673) [HTML] (16) [PDF](11403)
摘要:
作为森林生态系统一个重要的呼吸通量,叶片呼吸在森林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开展叶片呼吸的机理及其影响因子研究,有助于构建大气和植被之间的呼吸通量模型,预测分析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源汇功能的影响。通常采用Li - 6400光合测定系统和LAI - 2000树冠分析仪测定森林生态系统叶片呼吸速率。叶片呼吸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受到大气温度、CO2浓度、土壤水分、叶片寿命、叶龄、比叶面积、叶片氮含量等多种因子的影响。叶片呼吸的日变化通常呈单峰曲线,与温度变化大体一致; 生长季早期和晚期的呼吸速率通常高于中期; 叶片在冠层着生位置影响其呼吸速率,冠层上部叶片的呼吸速率要高于冠层下部叶片。今后叶片呼吸研究应围绕以下4个关键问题:1) 模型构建时需要考虑叶片呼吸的温度驯化;2) 叶片呼吸在昼夜交替时内在调节机制;3) 从叶片呼吸到冠层呼吸的尺度转化;4) 加强和完善叶片呼吸影响因子研究。
世界自然保护地治理模式发展趋势及启示
沈兴兴, 曾贤刚
2015, 28(5): 44-49.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023.y
[摘要](2631) [HTML] (13) [PDF](2070)
摘要:
自然保护地的治理模式对于保护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具有关键作用,改善治理可以帮助保护区实现生态、社会、经济和文化效益的最大化。文中介绍了国际上自然保护地治理模式的类型、应用现状并总结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问题及我国当前国情分析,笔者认为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治理模式应适当创新,逐步引入政府委托第三方治理、联合治理模式,现阶段形成以政府直接治理为主、其他治理模式为辅的多种治理模式并存局面。
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木材节子检测算法研究
赵德达, 杨淑敏, 刘杏娥, 于伸, 田根林, 马建锋, 王卿平
2015, 28(5): 50-5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5.005
[摘要](2379) [HTML] (29) [PDF](1641)
摘要: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结合各种算法对木材中节子部分进行无损检测所取得的研究进展,概述了以灰度阈值法、滤波算法、最大似然法和神经网络法为主的算法识别特点,并对其中应用广泛的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有研究表明,运用该技术结合多种算法可实现对原木中节子参数特征的提取与分析,通过算法的不断改进能够提高节子检测的准确率。文中还总结了CT技术在处理节子检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食品接触用木竹制品质量安全评价
李霞镇, 徐金梅, 徐明, 彭丹妮
2015, 28(5): 56-6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027.y
[摘要](2473) [HTML] (22) [PDF](1879)
摘要:
文中简述了食品接触用木竹制品的定义、分类,探讨食品接触用木竹制品的质量状况和标准体系现状,分析其潜在的风险,进而对食品接触用木竹制品行业的发展提出建议,以期能为我国食品接触用木竹制品质量的提高和行业监管提供参考。
各国林业
基于PSR模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国际比较
侯鹏, 席海燕
2015, 28(5): 62-68.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5.006
[摘要](2382) [HTML] (47) [PDF](1537)
摘要:
引入“压力—状态—响应(PSR) ”模型,从生态系统视角构建包括生态系统压力、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环境管理3个子系统共21个指标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全球60个主要国家(地区)的数据,从国际比较的视角考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生态文明协调度。结果显示:中国生态文明综合指数排名第50位,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较大,在发展中经济体中位居中游,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体相适应; 中国生态环境管理表现相对优异,但生态系统压力和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滞后,导致我国生态文明协调程度偏低。实证分析表明,一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生态文明协调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我国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应着力提升各子系统间的协调互动水平,特别是生态环境管理的实施效果。
我国自然保护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现状、问题与对策
李海东, 沈渭寿, 刘海月, 张涛
2015, 28(5): 69-73.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015.y
[摘要](2635) [HTML] (19) [PDF](1529)
摘要:
气候变化会导致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潜在边界或关键生境发生迁移或灭失,直接影响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服务功能,甚至威胁国家生态安全。根据实地调研材料,文中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影响、风险管控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加强自然保护区气候变化影响监测、风险预警与管控科学研究,构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适应性管理技术体系,建立健全管控机制,开展试点示范,开展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划定生态红线的新形势下加强自然保护区适应性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基于VAR模型的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与经济发展动态关联分析———以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为例
李俊枝, 张滨, 吕洁华
2015, 28(5): 74-8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5.007
[摘要](2504) [HTML] (15) [PDF](4670)
摘要:
将衡量森林生态功能区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效果的指标分解为气候调节、生态保持、产品供给、休闲服务4项,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得到各个指标的重要性; 利用VAR模型分析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 根据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到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联关系,据此给出若干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水平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韩国山林组合发展及启示
许玉粉, 丛之华, 林青龙, 宋超
2015, 28(5): 82-8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024.y
[摘要](2594) [HTML] (24) [PDF](1623)
摘要:
在林权制度改革后,我国林业小规模经营与市场间的矛盾渐渐显现出来,林业专业合作社可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的交易费用和风险成本高的问题。在设立以来的50多年间,韩国山林组合对韩国林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文中介绍了韩国森林资源、木材供需情况、森林公益价值等林业基本概况以及山林组合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山林组合在韩国林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韩国与我国互为邻国,韩国山林组合的发展对我国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德国森林功能理论的演变与启示
占君慧, 朱永杰, 谷瑶
2015, 28(5): 87-92.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5.008
[摘要](2586) [HTML] (38) [PDF](1686)
摘要:
森林功能理论最早应用于19世纪初的德国森林科学中,其理论演变在德国的林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文中从森林功能的初认识阶段、再认识阶段、多功能理论阶段及多功能林业的应用阶段对德国森林功能理论演变进行了研究,并从创新林业经营管理理念、加大公共财政扶持力度、促进科技支撑林业发展、创新林业管理机制体制和开展全民森林教育等方面探讨了其对林业的5点主要启示,对于我国多功能林业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问题探讨
国外森林文化价值评价指标研究现状及分析
朱霖, 李岚, 李智勇, 樊宝敏, 张德成
2015, 28(5): 93-98.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5.009
[摘要](2320) [HTML] (50) [PDF](1801)
摘要:
在社会对良好生态环境和优质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森林文化价值对国民福利水平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由于分析角度的不同,国外与森林文化价值相关的评价体系大致可分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研究”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框架” 2类。文中在对比分析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汇总32个国外典型的森林文化价值评价指标,包括各个典型指标的计量单位、指标类型和分析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