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5年  第28卷  第6期

年度总目录
2015年第28卷总目次
2015, 28(6): .
[摘要](1731) [PDF](1281)
摘要:
专题论述
命运多舛的近自然森林经营
朱永杰, 陈绍志
2015, 28(6): 1-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6.001
[摘要](2605) [HTML] (54) [PDF](1749)
摘要:
在回顾德国有关近自然森林经营思想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对于100年来近自然森林经营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 揭示了从对法正林反思到连续森林运动再到近自然森林经营思想提出、被政治化以及遭到冷遇和后来受到民间重视的过程。
森林经营综合效益评价方法与发展趋势
苏立娟, 张谱, 何友均
2015, 28(6): 6-1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6.002
[摘要](2400) [PDF](1901)
摘要:
加强森林经营和提高森林质量是我国林业现代化过程的重要内容和环节。不同经营模式对森林多功能影响及经济效益评价已经成为森林经营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文中对森林经营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评析, 综述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森林经营的木材生产和碳储存效益评价, 重点介绍不同时期研究评价内容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 总结我国森林效益评价存在的不足, 指出今后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 为推进我国森林经营朝着技术上可行、生态上友好、经济上可接受的可持续方向发展提供参考。
基于公共域分析框架的森林资源产权不完全界定研究
金银亮, 张红霄
2015, 28(6): 12-17.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6.003
[摘要](2445) [HTML] (59) [PDF](1495)
摘要:
文中在分析产权管制、公共域与租值耗散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森林资源产权管制和残缺的演进过程, 构建了森林资源产权公共域-产权管制-产权残缺的分析框架, 认为森林资源产权的明晰界定以及提升产权主体行为能力是保护当事人权益的前提, 是改善森林资源经营绩效的关键措施。
世界极度濒危物种崖柏研究进展
郭泉水, 秦爱丽, 马凡强, 简尊吉, 裴顺祥
2015, 28(6): 18-22.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026.y
[摘要](2770) [PDF](1936)
摘要:
崖柏(Thuja sutchuenensis)为柏科(Cupressaceae)崖柏属常绿乔木, 属我国特有、世界极危物种(CR), 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1892年4月在重庆市城口县首次发现, 此后"绝迹"了100多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曾将其定为野外已灭绝物种。1999年10月重新发现。在崖柏"绝迹"期间, 由于研究材料缺乏, 对崖柏的研究几近空白; 重新发现之后, 有关研究才相继展开。近十几年来, 广大科研工作者围绕崖柏的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群落组成与结构、种群结构与动态、遗传多样性、生态适应性、苗木繁育等开展了广泛研究, 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文中综述了崖柏的研究现状, 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以期为崖柏的深入研究和拯救繁育提供参考。
《名古屋议定书》对中国林木遗传资源获取的影响
宗亦臣, 李启岭, 郑勇奇
2015, 28(6): 23-28.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019.y
[摘要](2542) [PDF](1757)
摘要:
《名古屋议定书》是由《生物多样性公约》衍生出的一个关于生物遗传资源利用的约定, 它的签署对遗传资源大国和利用遗传资源大国在资源利用所产生惠益的分配上将起到积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文中从林木遗传资源的视角探讨了《名古屋议定书》将对国内资源获取的影响。我国林木遗传资源是按所有权属分部门管理, 按经营方式有国有、集体和个人等形式。目前, 国内还没有针对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法律法规。议定书的签署将有助于促进我国林木遗传资源法律法规的制订与完善, 促进林木遗传资源保护和获取更加规范, 有效遏制林木遗传资源的非法流失, 促进林业新品种培育与保护更加完善和增加林木遗传资源提供者的收入。中国是重要的林木遗传资源提供国, 同时又是遗传资源使用国。但是, 我国在生物技术和产业研发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 短时间内难以达到发达国家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水平, 因此建议"适时核准"。
白桦转基因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邵龙婷, 尹绍鹏, 严冬, 赵燕, 刘婷婷, 曲冠证, 刘桂丰, 赵曦阳
2015, 28(6): 29-33.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020.y
[摘要](2514) [PDF](1572)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深入发展, 转基因技术已经成为林木定向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之一, 林木基因工程也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成熟而步入快速发展时期。目前国内对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的研究处于常规育种向分子育种的过渡阶段, 转基因技术在白桦定向培育过程中的应用才刚刚起步。文中从白桦开花、抗虫、木材改良、抗非生物胁迫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白桦转基因研究现状, 对转基因技术在白桦遗传改良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展望了转基因技术在白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以期为白桦基因工程研究提供参考。
基于位置服务云平台的自然保护区智能管护系统设计
马琰, 李凡, 张旭
2015, 28(6): 34-39.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030.y
[摘要](2677) [PDF](1782)
摘要:
文中在分析空间定位信息服务技术、移动云计算技术及自然保护区管护业务对位置服务需求的基础上, 提出连续主动定位、保护区信息采集实时回传和林区巡护人员考勤相结合的自然保护区巡护管理模式。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引入位置服务技术, 可为其提供便捷的空间信息服务。基于混合定位算法、Web Service等技术实现了集成巡护人员位置采集、巡护数据采集、林业气象数据采集和轨迹回放等功能的自然保护区智能巡护管理系统, 并实现了空间数据采集、云存储、云检索和数据分析等功能, 在平台端实时接收外业采集数据并在地图上展示及分析统计, 相比传统的林业数据采集和林业巡护工作模式更加便捷和直观。该系统可为自然保护区资源监测、管理与巡护业务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实时准确的位置服务信息技术支持。
干雷暴与森林火险关系研究进展
黄艳, 张吉利, 张明远, 王晓红, 韦睿, 刘灵, 陈方
2015, 28(6): 40-4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6.004
[摘要](2452) [PDF](1871)
摘要:
干雷暴是一种在防火期内极易造成森林火灾的天气过程, 国外已将其作为火险天气预报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数十年研究, 但在国内可供借鉴和参考的相关内容并不多。文中从干雷暴的特征和形成条件、预测及应用等方面梳理了国内外研究脉络, 并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和展望。基于我国林区探空监测站不足的特点, 建议使用地面气象资料模拟输出探空数据, 并借鉴国外闪电活跃等级、RF99等干雷暴预测研究成果, 结合加拿大火险天气指数, 在我国干雷暴引发雷击火较多的大兴安岭地区进行探索性应用, 以减少这种灾害性天气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森林防火隔离带技术的变革与优势
王海晖, 陶骏骏, 盛昌栋
2015, 28(6): 46-52.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6.005
[摘要](2980) [PDF](2477)
摘要:
以消减可燃物的方式预防和阻隔森林火灾是林火管理工作的核心。传统阻隔技术向遮荫型防隔火技术的演变已成为近10余年西方多林国家林火管理工作的重要走向。从林火的特点和蔓延基本规律出发, 遮荫型防火隔离带技术通过局部消减可燃物载量和规则化可燃物分布, 显著降低其可能形成的林火强度, 使大多数火灾自行熄灭。该项技术的实施不受区域和气候条件限制; 与传统全光式防火隔离带和生物防火林带相比, 不但工作量较小, 对林分植被和生态环境的干扰也较小。该项技术实现了偶发性林火的防控、森林健康及生态维护的有机结合, 以此替代传统防火隔离带技术效益显著。针对遮荫型防隔火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工作应包括不同稀化程度林带潜在火行为和其防隔火效能的量化评估、林地局部可燃物稀化的高效作业机具以及伴随该项技术实施产生的大量生物质副产品的有效利用问题。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及其在木材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赵景尧, 蔡英春
2015, 28(6): 53-57.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6.006
[摘要](2828) [PDF](2403)
摘要: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作为一种先进的光学形变(位移和应变)检测方法, 已逐渐成为木材科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测试手段。文中概括了DIC的特点与基本原理; 综述了其在木材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主要包括力学性能检测、木材干燥形变测量及其他木质基材料等的相关性能研究; 最后, 对其在木材科学领域研究中遇到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展望。
重型木结构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岳孔, 程秀才, 陆伟东, 刘伟庆, 万里
2015, 28(6): 58-62.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6.007
[摘要](2482) [PDF](1900)
摘要:
文中总结了重型木结构的特性与相关技术发展动态以及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程应用现状, 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国内土木工程建设技术发展要求, 从政策导向、社会需求、木材资源和技术力量等方面对重型木结构在我国的应用适宜性进行了分析, 最后指出其应用前景。
制浆造纸固废物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传贵, 赵东, 余锟
2015, 28(6): 63-68.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6.008
[摘要](2569) [PDF](1962)
摘要:
以造纸污泥和造纸白泥为代表的造纸固废物是制浆造纸工业的副产物, 将其用于制备复合材料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文中在分析制浆造纸固废物的种类和组成特点的基础上, 综述以造纸污泥和造纸白泥为代表的制浆造纸固废物在复合材料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未来制浆造纸固废物在复合材料中的发展方向。
各国林业
《淮南子》与《管子》林业思想同异论
高旭
2015, 28(6): 69-7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6.009
[摘要](2622) [HTML] (22) [PDF](1550)
摘要:
《淮南子》与《管子》都蕴含丰富深刻的林业思想, 二者在理论上既存在共识之处, 也有着各自的特点。《淮南子》与《管子》都体现出"爱林""护林""植林""用林"等思想内容, 对山林资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联进行了多方面的阐发。作为不同时代与地域文化的代表著作, 《淮南子》在林业思想上注重包括森林在内的自然系统与人类社会的整体和谐, 更能突出道家自然主义的精神内涵; 《管子》则受齐法家和轻重派的影响, 重视对山林资源国家化的有效管理以及市场化的开发利用, 也更能体现功利主义的现实诉求。《管子》对《淮南子》林业思想具有深刻影响, 其内含的天时、地利与人力有机统一的"三才"理论得到后者的积极历史承继与发扬。
日本森林采伐管理体系
白秀萍, 陈绍志, 李蓓, 陈勇
2015, 28(6): 76-79.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029.y
[摘要](2583) [PDF](3494)
摘要:
日本依法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且实用性强的森林采伐管理体系, 对我国颇有借鉴意义。文中概述了与日本森林采伐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条款、依法形成的采伐管理计划体系、申报审批制度和森林采伐的定义及标准, 以期为完善我国森林资源采伐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英国林产品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市场影响评估
李小勇, 张砚, 王磊, 刘睿雅
2015, 28(6): 80-83.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6.010
[摘要](2629) [PDF](1746)
摘要:
英国是国际上率先推行林产品政府绿色采购政策的国家, 评估政策对市场的影响有助于了解政策的有效性。文中在简要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分析了英国林产品政府绿色采购政策的发展历程及带来的市场影响。研究表明, 该政策的实施逐步扩大了政府部门的绿色采购市场, 对木材行业影响深远, 大幅提升了森林认证产品市场供给, 但对热带木材供给并未造成较大波动。这为完善我国林产品绿色采购政策、推动森林认证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问题探讨
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居民自愿供给分析
冯晓明, 戴芳
2015, 28(6): 84-88.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6.011
[摘要](2503) [PDF](1675)
摘要:
城市森林生态服务的多重属性导致市场和政府供给均存在失灵问题。文中沿循公共选择理论和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社会偏好理论体系, 构建了一个基于居民自愿捐献行为的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供给逻辑, 据此提出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居民自愿供给的社区模式、俱乐部模式和公益平台模式, 并给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