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6年  第29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专题论述
文明进程视野下森林食品安全与生态安全关系演变规律
褚家佳, 张智光
2016, 29(1): 1-7.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1.001
[摘要](2512) [HTML] (15) [PDF](1418)
摘要:
森林食品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在人类文明进程视野下分析森林系统中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关系演变规律, 对于现阶段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协同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首先提出了森林生态和森林食品的安全性作用机理模型, 而后依次讨论了采猎文明、农耕文明、传统工业文明、新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各文明时期森林食品和森林生态的安全性作用特性, 最后运用历史分析方法构建了森林食品与森林生态的安全性演化路径模型。研究表明, 正是森林食品安全与森林生态安全相互关系的演变, 从一个侧面反映并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林业风险与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程醒予, 耿利敏, 沈文星
2016, 29(1): 8-13.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1.002
[摘要](2619) [PDF](1408)
摘要:
从林业生产特殊性的角度, 针对林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林业经济运行中的林业风险、林业风险管理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林权抵押贷款中林业风险管理有关文献进行梳理, 提出在林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更好地进行林业风险管理研究的新思路。
纳米材料对林木生长发育影响及其在林木生物学上的应用
毕毓芳, 王安可, 翟志忠, 王玉魁
2016, 29(1): 19-23.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1.004
[摘要](2354) [PDF](1356)
摘要:
纳米材料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学、化学、医学材料、信息、环境、能源和安全等领域, 但在林业上的应用和研究才刚刚起步。文中主要综述纳米材料对林木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在林木生物技术上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纳米量子点荧光探针标记以及用纳米材料作为载体介导外源基因进行遗传转化等方面), 以及纳米技术在林木生物制药方面的开发应用, 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鞭生竹克隆生长及其对相邻系统的影响
赵建诚, 刘广路, 范少辉, 蔡春菊, 彭超
2016, 29(1): 24-28.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007.y
[摘要](2548) [PDF](1328)
摘要:
鞭生竹(散生竹和混生竹)作为典型的克隆植物, 具有发达的鞭根系统和快速生长的特性。在异质性环境中, 鞭生竹通过调节分株位置实现觅养行为, 产生2种克隆生长格局, 生物量分配格局发生改变; 生理整合作用的存在可为克隆分株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养分, 增强分株的竞争能力。鞭生竹克隆生长使其能够入侵相邻林分, 并逐渐发展为新的"优势种", 成为一种"局部入侵"物种, 影响周围森林群落结构、土壤质量、幼苗更新及幼树生长, 从而影响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在综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文中对鞭生竹克隆生长特性及其对相邻系统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 提出了今后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害虫对森林碳汇的影响及其机理
景天忠, 豆晓洁
2016, 29(1): 29-3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002.y
[摘要](2557) [PDF](1450)
摘要: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固碳者。但森林常受到各种干扰, 使其固碳能力下降, 甚至变成碳源。文中主要介绍了叶部害虫、干部害虫和根部害虫干扰对森林碳汇的影响及其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森林昆虫种类繁多, 危害方式及机理也各不相同。叶部害虫通过食叶或吸取汁液破坏叶绿素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研究表明, 与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下调或上调, 光合作用减弱或增强, 目前尚无一致的结论。在林分水平上, 失叶通常导致碳贮量下降。小蠹虫等蛀干害虫危害致树木死亡, 将森林由碳库变成碳源。根部害虫不但使根生物量下降, 还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 但机理尚不清楚。害虫暴发后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 但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土壤呼吸并无显著影响, 其机理尚待揭示。
湿地气候变化适应性策略概述
雷茵茹, 崔丽娟, 李伟
2016, 29(1): 36-40.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001.y
[摘要](2473) [PDF](1731)
摘要:
湿地对水质和水量的变化显示出较高的脆弱性, 因此湿地生态系统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但是其强大的水文、物质和能量循环功能也使得湿地表现出很强的气候变化适应性。文中在回顾目前湿地气候变化适应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总结了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 以及湿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提出应该从适应温度上升、确保生态需水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强化生态系统服务和增加灾害抵御能力这5个方面增加湿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以期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借鉴。
植物单倍体育种及其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李允菲, 孙宇涵, 李云
2016, 29(1): 41-4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003.y
[摘要](2504) [PDF](1762)
摘要:
单倍体植物是进行植物遗传分析及开展育种工作的理想材料, 具有能有效控制杂交后代性状分离、缩短育种周期等优点, 在林木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文中概述人工诱导单倍体的方式, 重点综述目前最常用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的方法, 探讨花药离体培养在林木育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展望林木单倍体育种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树木虚拟动态生长多因子协同模型及耦合研究综述
焦祥, 郑加强, 张慧春, 苏朦朦
2016, 29(1): 47-5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1.005
[摘要](2474) [PDF](1420)
摘要:
在分析树木生长过程正向调控因子和逆向胁迫因子的基础上, 系统综述国内外开展树木虚拟生长研究的4种生长模型, 提出树木生长过程实时感测及多因子协同模型以及基于图像处理的树木病虫害防治模型和树木虚拟动态生长协同模型耦合研究展望, 探讨分析树木虚拟动态生长多因子协同模型耦合、树木虚拟动态生长协同模型与农药喷雾模型耦合等, 可为精确林业关键技术和树木虚拟动态生长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森林理化参数高光谱遥感反演研究进展
祁敏, 张超
2016, 29(1): 52-57.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1.006
[摘要](2453) [PDF](1469)
摘要:
近年来, 成像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信息提取方面取得了进一步发展。文中介绍国内外在轨运行的主要机载和星载高光谱传感器及其技术参数; 分别从叶面积指数和森林含水量反演及森林树种识别3个方面概述国内外基于高光谱遥感技术的森林物理参数反演方法及模型, 从叶绿素含量及森林养分元素反演2个方面概述基于高光谱遥感技术的森林化学参数反演方法及模型; 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并展望其应用和研究前景。
桉树木材皱缩形成机制与调控研究进展
左春丽, 曹永建, 周宇
2016, 29(1): 58-63.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1.007
[摘要](2319) [PDF](1394)
摘要: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桉树木材皱缩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分析了可有效防止木材皱缩的后期调湿处理、热处理、加压或拉伸处理以及预冻处理等主要预处理方法对减少木材皱缩的作用, 展望了今后木材皱缩研究的发展趋势, 以期为我国桉树人工林资源高附加值利用提供参考。
各国林业
中国纸浆进口风险评价及结构多元化分析
刁钢, 荣昱, 程宝栋
2016, 29(1): 64-68.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1.008
[摘要](2813) [PDF](1421)
摘要:
中国造纸产业原料基础薄弱因而高度依赖纸浆进口, 降低进口风险、实现进口的多元化是保障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议题。文中借鉴能源供给安全指数建立了纸浆进口风险指数和结构优化模型, 用以评价中国纸浆进口风险状况以促进进口更加多元化。对进口风险评价结果表明, 木浆的进口风险整体变化平稳、波动幅度较小, 废纸的进口风险呈下降趋势。对纸浆进口结构优化分析结果说明, 通过调整进口各国纸浆的数量可以有效降低进口风险。造纸产业应分散进口来源、降低进口集中度、减少从高风险国家的进口量以降低木浆和废纸的进口风险, 实现纸浆的稳定供给。
巴拉圭冬青引种栽培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朱利利, 吴疆翀, 张燕平
2016, 29(1): 69-74.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004.y
[摘要](2333) [PDF](1272)
摘要:
巴拉圭冬青为原产于南美洲的一种常绿树种, 具有降低胆固醇、保护肝脏和心脑血管、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由其叶子加工成的茶广泛受到当地居民的喜爱, 近年来在美国、欧洲国家的发展也很迅速。文中简要介绍了巴拉圭冬青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分布与原产地概况、世界各地引种栽培及其在食品、饮料、医药方面的传统利用和产业化开发现状, 根据其生物气候参数分析了我国适宜引种区域并展望在我国引种与推广应用前景。
我国落叶松人工林地力衰退与施肥研究综述
白小芳, 徐福利, 王渭玲
2016, 29(1): 75-79.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1.009
[摘要](2352) [PDF](1383)
摘要:
落叶松是我国栽种区域最广的针叶树种。落叶松人工林的发展, 对我国人工林的发展至关重要。文中论述了我国落叶松人工林地的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化学性状和生物学性状, 分析了落叶松人工林地力衰退的研究现状并重点对落叶松人工林的施肥时期、施肥方法、施肥种类和用量以及施肥效应进行了归纳总结, 旨在为落叶松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营养管理研究和集约经营研究提供参考。
德国和俄罗斯法律中的森林进入权对我国森林立法的启示
裴丽萍, 张启彬
2016, 29(1): 80-8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1.010
[摘要](2497) [PDF](1297)
摘要: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功, 林权成为林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关键词。林权作为一种私人财产权, 能够增加社会力量造林和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其效果自不待言。然而这种将森林资源完全私有化的做法, 忽视了森林资源的社会价值, 比如提供公民休憩和娱乐的场所以及基本生存的能量来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林权, 为与森林资源利益攸关的其他利用人提供其合理利益的保护十分必要。德国和俄罗斯在立法上设置了森林进入权(森林逗留的权利), 这对于在这一领域的立法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尚存空缺的我国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印度尼西亚结香植物种质资源及沉香人工结香技术与借鉴
郑科, 陈鹏, 郭永清
2016, 29(1): 86-90.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5.0025.y
[摘要](2632) [PDF](1430)
摘要:
由于天然沉香资源的缺乏, 人工结香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文中介绍了印尼结香植物种质资源以及沉香的人工结香技术。印尼结香植物种质资源极其丰富, 其沉香人工接菌诱导结香主要采用镰孢菌属系, 可为我国天然香资源的扩大与生产提供借鉴。
美国目标树经营体系及其经营效果研究进展
张晓红, 张会儒, 卢军, 雷相东
2016, 29(1): 91-9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6.01.011
[摘要](2629) [HTML] (34) [PDF](1479)
摘要:
目标树经营是一种通过降低邻木冠层竞争、增加目标树生长空间来提高单株木质量的营林技术, 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抚育间伐。文中从目标树选择标准、目标树密度、树冠重叠释放作业和作业时间等方面阐述了目标树经营体系, 并综述了目标树经营对单株目标树生长(直径、蓄积、树高、树冠)的影响和成本效益分析等研究进展, 以期为我国森林经营实践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