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7年  第30卷  第1期

专题论述
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中森林资源核算的发展与演变
王美力, 陈文汇, 许单云, 蒋莉莉
2017, 30(1): 1-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7.01.001
[摘要](2364) [PDF](1606)
摘要:
文中着重剖析了联合国发布的4个版本的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中有关森林资源核算的内容,具体从核算对象、核算内容、账户结构、估价方法等方面总结森林资源核算的变化趋势,以期对我国森林资源环境经济核算的理论发展和应用实践提供指导和推动。
环境规制对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陆晨霞, 缪东玲, 程宝栋
2017, 30(1): 6-1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7.01.002
[摘要](2282) [PDF](1233)
摘要:
随着贸易与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在国际贸易中日益显现,各国在加强环境规制力度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国际竞争力降低的威胁。文中基于HOV模型,以2014年14个国家的林产品为样本,分析环境规制对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CIESIN公布的环境绩效指标(EPI)与林产品竞争力的关系衡为负,并且除了纸及纸制品之外,其他关系均显著;EPI对劳动力和森林面积2个指标有一定影响。研究认为,环境规制降低了各国的林产品竞争力。在此基础之上,文中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快环境认证和互认体系等能力建设、重视科技等要素对林产品竞争力的贡献、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等建议,以减轻现行环境规制的负面影响,提高中国林产品国际竞争力。
世界食用松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张鹏, 刘畅, 沈海龙
2017, 30(1): 12-17.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7.0004.y
[摘要](2495) [PDF](1572)
摘要:
松树一般指松科松属树种,具有多种功能,其中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为人类提供食用种子。但全世界100多个松树树种并非均能提供适合于食用的松籽,能够提供适合于人类食用种子的松树统称为食用松。文中对世界范围内食用松的食用价值、主要种类、分布、利用状况等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红松、西伯利亚红松、意大利石松等几种重要食用松的研究开发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为我国食用松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林木低磷胁迫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于姣妲, 殷丹阳, 吴佳美, 周垂帆, 马祥庆
2017, 30(1): 18-23.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7.0014.y
[摘要](2297) [PDF](1449)
摘要:
土壤有效磷缺乏在自然环境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近年来世界各国针对植物的觅磷和耐磷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目前相关的综述性报道多限于农作物,对林木低磷胁迫适应性的综述性报道尚不多见。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林木为利用土壤中现有的含量极低的有效磷,形成了各种适应低磷胁迫的机制。文中从林木根系的形态学变化、根系分泌物对土壤难溶性磷的活化作用、林木对土壤低浓度有效磷的吸收利用以及应对低磷胁迫的遗传调控等方面综述了低磷环境中林木的适应机制,为揭示林木对缺磷环境的适应机理、发掘林木自身对土壤有效磷高效率的吸收利用能力、以及进一步筛选林木的磷高效品种和合理经营管理人工林提供参考。
气候对森林粗木质残体贮量的影响
张华, 熊丹阳, 弋灵均, 侯荣
2017, 30(1): 24-30.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7.0008.y
[摘要](2194) [HTML] (29) [PDF](1327)
摘要:
森林中的粗木质残体(CWD)是生物圈与土壤圈养分配置的中介和纽带,CWD的贮量影响森林中元素的循环。文中通过比较世界各气候带森林系统中CWD的贮量,总结了造成各气候带森林中CWD贮量差异的气候因素。各气候带不同的气温、降水以及气温与降水的时间搭配关系,通过影响森林木材生产力、活立木死亡量及CWD的分解速率,进而影响CWD在林内的贮量。热带雨林、季雨林中CWD的平均贮量最低,仅为19.96~27.71 t/hm2;温带海洋性气候森林中CWD的平均贮量高达205.8~213.2 t/hm2。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贮存在CWD中的C元素含量关乎着大气中CO2含量,故应加强世界各气候带森林中CWD贮量格局的长期监测和系统调研。
树种选择与配置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程中倩, 袁红姗, 吴水荣, 王冬琳
2017, 30(1): 31-3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7.01.003
[摘要](2469) [PDF](1496)
摘要:
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连续增长,但造林树种单一、林分幼龄化、径级持续偏小、单位面积蓄积量低。在气候变化挑战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如何发挥森林在木材生产、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涵养水源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多重服务功能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森林的多元化需求,是我国现代林业建设的当务之急。文中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不同树种与配置模式和不同森林经营选择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以及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模拟预测方法与工具,进而总结当前研究与实践的总体趋势,以期为我国树种选择及其优化配置、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决策参考。
植物对土壤Cd、Pb污染的修复与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仲灿, 葛晓敏, 倪云, 唐罗忠
2017, 30(1): 37-43.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7.0010.y
[摘要](2240) [PDF](1708)
摘要:
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呈现扩大趋势,其中Cd、Pb污染尤为严重。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虽有很多,但各有利弊。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治理方法存在花费高、操作难、容易破坏土壤理化特性和干扰土壤生物多样性等问题。近年来,植物修复技术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和重视,它具有原位修复、廉价、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文中从重金属Cd、Pb对植物的影响、植物修复技术和植物抗性机理3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对未来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沉香属植物繁殖研究进展
黄玮婷, 孔凡芹, 王海燕, 方中明
2017, 30(1): 44-48.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7.0005.y
[摘要](2353) [PDF](2071)
摘要:
沉香属植物为瑞香科名贵木材树种,我国有土沉香(又名白木香)和云南沉香2种,其中土沉香是我国生产沉香的重要植物资源。由于沉香的用途极其广泛,其野生资源已日趋枯竭,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文中从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组培繁殖等方面综述了土沉香等沉香属植物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沉香属植物繁殖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沉香属植物高效繁育优质种苗提供参考,并有利于野生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国内外森林资源规划与模拟研究综述
梅光义, 孙玉军
2017, 30(1): 49-5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7.0011.y
[摘要](2544) [HTML] (38) [PDF](1301)
摘要:
森林资源规划的目的是设计在一段时间内和在一定空间中的积极干预,通过权衡具有不同社会功能的森林价值,使得在某一特定区域的特定功能价值最大化。文中在查阅国内外森林资源规划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森林资源规划系统及模拟核心内容。森林资源规划系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业森林经营管理机构的青睐,专业化森林规划软件在推动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模型建立、林分空间优化、复杂约束条件和目标分析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未来农田与森林将被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开发多尺度、多数据复合的森林规划平台。
各国林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林业政策变化过程及取向分析
王明天, 张海鹏
2017, 30(1): 56-60.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7.01.004
[摘要](2288) [PDF](1780)
摘要:
文中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林业政策演变阶段的梳理,总结出林业政策的3个基本取向,即林业政策调整以帕累托改进为核心原则、实践中不断扩大并强化农民的林业产权以及逐步构建起以森林保护为主基调的林业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相关的林业政策,提出未来我国林业政策调整的思路。
中国原木进口与木质林产品出口的动态分析
苏蕾, 刘意
2017, 30(1): 61-6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7.01.005
[摘要](2324) [PDF](1354)
摘要:
1992-2014年中国木质林产品出口总值增长37.7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7.94%;而原木进口总值增长25.6倍,年均增长率为15.89%。原木进口与木质林产品出口存在相同的增长趋势。文中以原木进口总值和木质林产品出口总值数据为基础建立VECM模型,并通过正交化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证明,中国原木进口与林产品出口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原木进口显著推动了中国木质林产品的出口,但原木的供应不足也将制约林产品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因此,缓解原木供求矛盾和优化林产品出口结构成为推动林产品贸易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枯落物现存量研究进展
刘士玲, 郑金萍, 范春楠, 杨保国, 郭忠玲
2017, 30(1): 66-7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7.0012.y
[摘要](2405) [HTML] (36) [PDF](1385)
摘要:
在参考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枯落物现存量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我国枯落物现存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亚热带和温带,热带相对较少;枯落物现存量的研究主要采用收获法,但取样样方的布设、面积、数量及取样时间等尚没有统一的规定;在大区域尺度上,气候是影响森林枯落物现存量变化的主导因子,不同气候带森林枯落物现存量的大小顺序为温带>亚热带>热带;森林枯落物现存量还受林分起源、群落组成和结构、群落发育阶段、土壤、地形条件及干扰的影响。文中还针对全球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枯落物现存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中国喀斯特高原山地区抗冻耐旱型植被退化现状及恢复对策
喻阳华, 余杨, 杨苏茂, 杜明凤
2017, 30(1): 72-7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7.0003.y
[摘要](2475) [PDF](1217)
摘要:
文中提出抗冻耐旱型植被退化特征为次生林比例大、林分结构缺失及缺陷、种间竞争激烈且优势树种功能未充分发挥、树种选育缺乏适应性评价,恢复策略包括恢复生态经济型植被、调整林分树种组成与密度、修复水平与垂直层次的结构缺陷、合理划分功能区以实行分区保护和改变农村能源结构。喀斯特高原山地区抗冻耐旱型植被恢复的基础研究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提高抗冻耐旱型植被的适应与恢复能力,未来需要加强植被适应性修复、树种选择与配置以及水肥管理与土壤培肥改良3个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的研究。
美国山核桃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曹凡, 谭鹏鹏, 彭方仁
2017, 30(1): 76-80.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7.0002.y
[摘要](2067) [PDF](1555)
摘要:
美国山核桃是高档干果树种,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文中详细阐述了美国山核桃嫁接技术、扦插技术和组织培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总结其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并针对今后研究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旨在为美国山核桃无性繁殖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洪都拉斯林业现状与合作展望
李秋娟, 陈绍志, 谢和生, 吴潇, 郭姗姗
2017, 30(1): 81-8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7.0001.y
[摘要](2201) [PDF](1661)
摘要:
按照服务国家外交、外贸2个大局,我国正在加强实施林业“走出去”战略,寻求多元化的林业国际合作。洪都拉斯位于中美洲北部,水热条件良好,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在拉美地区开展林业双边合作的潜在国家。文中介绍了洪都拉斯森林资源状况、林业法规政策、林业管理体制、森林经营管理和林产品贸易等现状,归纳了洪都拉斯林业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我国林业未来与之在天然林可持续经营、发展人工林、林产品加工和林业扶贫减贫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前景,以期为我国未来与之开展林业双边合作提供参考,有利于我国在拉美地区树立林业双边合作的样板,提升我国在该地区的形象与影响力。
问题探讨
从REDD+到可持续森林管理的国际法律立场及策略——以《巴黎气候协议》为背景
邵莉莉
2017, 30(1): 86-89.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7.01.006
[摘要](2316) [HTML] (12) [PDF](1659)
摘要:
鉴于REDD+国际法律机制面临的理论和实践困境,有关林业碳汇的国际法律机制有从REDD+向可持续森林管理过渡的趋势。文中提出,必须用国际规则和协议的方式从碳交易、融资方式、利益攸关方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4个方面对可持续森林管理加以规制,我国应尽快完善与国际林业谈判相适应的林业碳汇法律机制。
国际合作
中国与非洲林业产能合作的实施突破口
邓志新, 秦路, 朱光前, MarcJanssens
2017, 30(1): 90-9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7.0006.y
[摘要](2565) [PDF](1298)
摘要:
中-非林业产能合作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在于找到实施的突破口。我国林业企业“走出去”到非洲实现超越发展的关键也在于找准突破口。找准突破口的关键在于合乎逻辑地确定非洲林业产业内众多细分行业产品发展的重点领域,而确定其重点领域的根本,在于准确把握非洲林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文中基于非洲林业资源禀赋现状,回顾全球价值链理论及其在林业上的运用,提出一个新视角构建了“全景式林业产业价值链分析框架”,以此探索原木、锯材、板材和浆纸4类重点细分行业在全球、中国和非洲加工增值过程中的关键结构和发展规律;预测出其中的发展优先序列,并以FAO林产品统计数据对其加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