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1年  第34卷  第2期

目录
2021 年 2 期目录
2021, (2): 1-2.
摘要:
专题论述
木竹材声学振动特性研究进展
江泽慧, 邓丽萍, 宋荣臻, 陈复明, 刘杏娥
2021, 34(2): 1-7.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1.0011.y
[摘要](125) [HTML] (18) [PDF](34)
摘要:
木材声学振动特性科学机理与评价方法的研究正逐渐兴起,而针对竹材声学振动特性的相关研究则少有报道。文中重点围绕木竹材声学振动特性,从声振动效率、音色和发音效果稳定性3个方面介绍了木竹材声学振动特性的定量评价方法;从不同尺度(宏观—微观)、不同层次(化学组分—物理性质)和不同方式(选材—加工)系统阐述其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木竹材声学特性功能性改良的主要方法,并提出今后科学研究的具体建议。
城市绿色空间对居民心理健康影响研究综述
张英杰, 施海颖, 程宝栋
2021, 34(2): 8-13.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1.0010.y
[摘要](142) [HTML] (35) [PDF](47)
摘要:
随着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居民在收入水平提升后,对于居住品质尤其是绿色健康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已有系列研究证实了城市绿色空间与居民心理健康的正相关关系,但其因果关系特别是影响机制的相关研究尚不充分。基于此,文中综合不同学科的研究,概述了城市绿色空间与居民心理健康关系的相关结论,总结出可能的影响机制——即以情绪、压力、社会交往和邻里满意度为中介因素;从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具体方法2个方面对国内外有关城市绿色空间与居民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对比;从精准化的信息采集、系统化的实证研究、多学科的综合研究3个方面对下一步研究提出具体建议。
目标树经营:德国经验与湖北实践
郭诗宇, 胡伯特·福斯特 , 陈幸良
2021, 34(2): 14-20.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0.0080.y
[摘要](149) [HTML] (36) [PDF](28)
摘要:
德国是近自然林业的发源地,目标树经营法是近自然林业的重要操作方法。长期以来,德国高等院校和林业科研机构对目标树经营法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形成了不同的经营模式,影响较大的有弗莱堡模式、巴伐利亚模式和罗腾堡模式。借鉴德国的经验,文中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湖北实际的目标树经营法。核心内容是:以平均胸径10 cm和郁闭度0.8作为采用目标树经营法的准入依据,以目标胸径作为确定目标树密度和间距的主要尺度,以目标树平均胸径增加3 cm作为进行下一次经营决策的判断标准。结合湖北省正在实施的中德财政合作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和木材战略储备项目,对设计的目标树经营法进行了实践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目标树经营法在项目实践中切实可行、省工省力,有利于提高森林质量、改善林分结构、增加生物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价值评估动态与趋势
赵欣, 张杰
2021, 34(2): 21-2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1.0008.y
[摘要](118) [HTML] (41) [PDF](25)
摘要:
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受到严格保护,不具备生产价值,但其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巨大。对自然保护区价值进行评估有助于在保护区管理和相关政策方面做出最优决策。文中通过对自然保护区价值研究的分析和总结得出,自然保护区价值评估正趋向于动态化、规范化、多学科融合以及向中尺度扩展,目前自然保护区价值评估的核心是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价值评估结果的高低取决于“价值观”,对价值的“理解”需要更加严谨并不断进行修正,应建立反映“人—地—生态”和谐共处的自然保护区评估体系。
森林草原火灾监测技术研究现状和展望
汪东, 贾志成, 夏宇航, 张弛, 苏婷
2021, 34(2): 26-32.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1.0006.y
[摘要](163) [HTML] (87) [PDF](43)
摘要:
森林草原火灾监测技术是指人类通过现有的科技工具对森林草原火灾的发生进行监控、测量。文中综述了地面监测、航空监测和卫星监测等3种森林草原火灾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各种监测方式与手段的优点及不足,旨在通过对各项技术相关研究进展的比较,了解各项技术的优劣;概述载人航空监测和无人机监测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对森林草原火灾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和预测,指出未来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慧眼”,健全森林草原火灾监测系统的科学完整性。
森林燃烧剩余物研究进展
李兆国, 瓮岳太, 石炳东, 邸雪颖, 杨光
2021, 34(2): 33-38.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0.0135.y
摘要:
林火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活跃的生态因子,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驱动因素。研究森林燃烧剩余物属性及其生态学功能,有助于深入理解地球生物圈对林火干扰的响应过程,对科学制定植被经营、林火管理措施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文中综述森林燃烧剩余物的国内外研究进程,阐述燃烧剩余物的主要成分,介绍林火对燃烧剩余物关键地球化学特征的已知影响,并从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方面总结燃烧剩余物在火烧迹地生态恢复过程中的重要性,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基于多维度X-ray CT技术的木材科学研究进展
李万兆, 石江涛
2021, 34(2): 39-43.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0.0079.y
摘要:
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与其结构组成密切相关,而这种相关性会在时间维度上动态变化。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X-ray CT)是一种可以无损检测木材内部结构和评价其物理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文中围绕3D和4D CT技术在木材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发展前景、瓶颈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 总结X-ray CT在木材三维结构可视化和量化组成物质方面的功能,归纳X-ray CT在树龄分析、木材鉴别、森林生态等方面的应用思路,评价4D X-ray CT在探索木材结构与性能动态响应机制方面的可行性, 通过总结和归纳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期为拓展X-ray CT在木材研究领域的应用提供借鉴。
细胞壁空隙对木材性能及加工利用的影响
刘文静, 张玉君
2021, 34(2): 44-48.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0.0101.y
摘要:
细胞壁空隙是木材水分横向传输的重要通道,是影响木材干燥速率、木材改性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细胞壁空隙的研究不仅是对木材本身构造和性能的进一步了解,更是对木材物理和化学加工基础的深入诠释。文中概述木材细胞壁空隙的组成、分类、具体尺寸等,归纳其对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及加工利用的影响,总结目前木材细胞壁空隙构造研究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为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各国林业
中国自贸区建设实践及其对林产品贸易影响研究述评
潘磊, 朱臻, 熊立春
2021, 34(2): 49-5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1.0007.y
摘要:
文中选取中国—东盟自贸区、中韩自贸区和中日韩自贸区3个典型中国自贸区案例,回顾和总结其建设进程和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梳理现有中国相关自贸区建设对林产品贸易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不足。现有研究主要从关税政策、环境政策以及非关税壁垒政策角度探究自贸区建设对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并从贸易规模、国际竞争力、潜力测评3个角度分别讨论中国自贸区林产品贸易现状,尤其是基于自贸区关税配额、分类减让和系统例外3种降税政策分析和比较自贸区建设对林产品贸易的影响。现有研究表明,目前对自贸区背景下的林产品贸易研究缺乏,尤其关于自贸区建设对中国林产品贸易流量和贸易结构变化的影响研究明显不足,且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今后可以重点开展不同自贸区政策下的我国林产品在出口贸易结构和流向上的差异性比较研究和潜在自贸区对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的预测与评估研究。
基于库兹涅茨曲线的中国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质量转型动因分析
乔丹, 柯水发, 袁婉潼
2021, 34(2): 56-6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1.0009.y
摘要:
森林转型理论提供了全球可能经历的森林恢复途径,但已有研究主要关注森林数量。文中从广义上提出森林多维转型并重点关注森林质量转型,从森林生长性、树种多样性、结构稳定性和森林健康性4个方面对森林质量进行衡量,通过构建森林转型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对中国南方集体林区10个省(区)(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的森林质量变化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资源变动是否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设仍需进一步考察,其变化受多因素驱动影响;目前虽已呈现出转型趋势,但不甚明显,实现森林数量和质量双增仍有很大空间。据此,提出应由单一追求森林数量转变为注重森林质量、由过分追求森林经济效益转变为注重森林综合功能发挥、由传统林业经营方式转变为科技化经营管理模式等建议。
中国木材进口需求材种结构数量关系分析
蒋业恒, 高娜, 陈勇, 钱伟聪
2021, 34(2): 62-67.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0.0085.y
[摘要](124) [HTML] (44) [PDF](21)
摘要:
文中采用近乎理想的需求系统模型,分析中国木材进口需求的结构性特征及各材种之间的经济学关系。研究发现:进口针叶材的支出弹性明显高于阔叶材,说明进口木材消费规模的扩大将在更大程度上带动针叶材需求;针叶锯材进口需求富有弹性而其他商品进口需求缺乏弹性,尤其是阔叶原木进口需求曲线最为陡峭;不同材种之间的交叉价格弹性为负值,同一材种之间的交叉价格弹性为正值,说明不同材种之间为互补品,而同一材种之间为替代品;粗加工产品进口价格的上涨会引发深加工产品进口量的上升,如果再加上旺盛的进口需求,这一效果将更为明显。
中国花卉认证发展现状及建议
张璇, 陆文明
2021, 34(2): 68-73.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0.0125.y
[摘要](667) [HTML] (15) [PDF](59)
摘要: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重要的花卉消费国和进出口贸易国,花卉认证的潜在需求不断增长,发展花卉认证已成为未来的必然趋势。文中介绍国际上的主要花卉认证体系,回顾中国花卉认证的发展历程,分析我国开展花卉认证的必要性和制约因素,并结合花卉产业发展需求和发展目标提出相关建议。
我国半干旱区东段森林动态研究现状及展望
赵鹏武, 管立娟, 刘兵兵, 周梅, 舒洋
2021, 34(2): 74-79.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0.0078.y
摘要:
半干旱区干湿交替、林草交错,生态系统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区域,森林大面积非正常死亡现象正在普遍发生。文中围绕半干旱区森林死亡原因、不同树种水分利用策略与生长特征以及应对干旱胁迫的机制等核心问题,综述了半干旱区森林分布格局及其成因,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的死亡与更新,树木生长季开始与结束时间的界定,树木生长特征与环境的响应和森林动态与水分利用效率等基础研究;提出应加强森林动态与生态防护功能、不同树种水分利用效率与利用机制、优势树种物候及生长特征、森林生态监测和风险预警等科学问题的研究,以期为半干旱区森林动态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林木衰退原因及对策
杨全刚, 范利荣, 冯文杰, 娄燕宏, 潘红, 王会, 晁赢, 诸葛玉平
2021, 34(2): 80-84.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0.0048.y
[摘要](115) [HTML] (49) [PDF](21)
摘要:
林木衰退是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防护林生态功能退化甚至逐步丧失的主要原因。文中在调研黄河三角洲土壤盐分时空变异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该区域土壤盐分反复表聚、树种选择适应性不强、栽培技术针对性不够、抚育管理缺位及干旱和病虫害等因素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明确了引起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林木衰退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林木衰退问题的对策:1)因地制宜,因树制宜;2)扩蓄增容,提升地力;3)水肥运筹,盐分阻控;4)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林木耐盐性;5)加强抚育管理,改造衰退林等。可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衰退林的恢复和重建提供技术和理论参考。
中国台湾地区森林疗愈发展计划及其内容
李建军, 詹丽玉, 何中声, 张玮尹
2021, 34(2): 85-90.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0.0055.y
[摘要](158) [HTML] (154) [PDF](40)
摘要:
发展森林康养是新兴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方式,是缓解现代社会压力有效而简捷的措施,也有助于弥补预防医学领域的短板。发展全民健康养生和森林康养产业是时代所趋,同时也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文中以中国台湾地区“林务局”编写的《森林疗愈发展策略暨行动计划书》为基础,重点梳理台湾地区森林疗愈计划的内容,包括“森林疗愈的发展趋势”“森林疗愈场地选址原则”“森林疗愈课程与运营规划”“森林疗愈发展策略方案”4项议题;总结森林疗愈发展的过程、内容和进展,目的是为进行森林康养规划、编制相关经营计划以及调整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我国林业鼠(兔)害发生现状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温玄烨, 董晓波, 卢修亮, 常国彬, 王巧申, 林晓
2021, 34(2): 91-9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0.0104.y
摘要:
林业害鼠(兔)是我国4大类林业有害生物之一,对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造成严重危害,探讨其分布范围、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对保护我国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中论述了我国林业害鼠(兔)的主要种类、发生现状、分布范围、危害程度,并简要回顾了不同防治措施的发展历程,总结归纳了取得的防治效果及近年来涌现出的新技术、新药剂,指出了当前在我国林业鼠(兔)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将来林业鼠(兔)害防治研究设想,以期为我国林业鼠(兔)害防治技术的后续研究和科学治理提供参考。
中国与俄罗斯、美国、日本原木检验标准比较研究
何鸿宇, 林晓丽, 王林, 饶运, 孙瑾
2021, 34(2): 96-100.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0.0100.y
[摘要](781) [HTML] (123) [PDF](469)
摘要:
木材检验是木材贸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木材检验标准或法规是评价木材材积和质量的重要依据。因采用不同木材检验的检测方法,各国在国际贸易中木材检验结果存在差异。文中对中国《原木检验》、俄罗斯《原木打号印、分类、运输、检量和验收方法》、美国《原木检尺和评等规则》和日本《原木等级和检尺规程》原木检验标准或法规进行比较,分析国内标准与国外标准在尺寸检验、材积计算和材质等级评定等方面的差异,以及不同检验方法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中国在进口原木贸易过程中标准制修订提供参考。
韩国自然休养林发展及启示
李祗辉
2021, 34(2): 101-10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0.0095.y
摘要:
近年来,以森林体验、环境教育、健身疗养、娱乐休闲为主要功能的自然休养林得到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30多年来,韩国自然休养林以其清新自然的环境和独特的休养功效,日益成为韩国人缓解压力、愉悦身心、保持健康的最佳去处之一,已成为韩国国民心中理想的森林休闲度假目的地。文中介绍了韩国林业概况,总结了韩国自然休养林发展的阶段特征、经营管理特点,提出了对我国森林公园等保护地建设的启示与借鉴。
缅甸竹业及中缅合作展望
周妍, HlaHtay Win, 吴志庄
2021, 34(2): 106-11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0.0092.y
摘要:
缅甸是东南亚林业大国,尽管近年来森林资源总量下降,但竹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十分巨大,竹产业被列为该国政府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方向。但是缅甸竹产业整体开发水平落后,且面临竹材综合利用率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及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亟待以科技为主的全方位提升。中国在竹林经营和产业开发方面经验丰富,但也存在资源短缺、与周边国家交流不足等问题。因此,推动和深化两国竹业合作既有助于提升缅甸竹产业综合实力,也有利于解决我国竹产业纵深发展的某些瓶颈问题。文中通过对缅甸竹子资源和产业的梳理,包括竹子资源与竹林经营、竹子利用与产业发展状况、竹产品国际贸易,提出了中缅竹业合作的初步设想,以期为深化两国林业合作提供借鉴。
澳大利亚林区道路发展及启示
覃鑫浩, 赵晓迪
2021, 34(2): 112-117.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0.0115.y
摘要:
澳大利亚森林资源丰富,林区道路建设历史悠久,密集而发达的林区道路及其现有林道改进方案保证了澳大利亚森林道路的良性有序发展,保障了森林和木材资源的可持续、综合和有效利用。文中概述了澳大利亚林区道路发展现状,包括林区道路“用者自付”原则下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以及林区道路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规划及建设规范等;分析了中国林业道路建设和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我国林区道路建设需要促进投融资渠道多元化、重视林道规划和规程的规范化建设、注重维护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等启示和建议。
问题探讨
我国“三权分置”改革中林农环境权益保障探究
周伯煌
2021, 34(2): 118-123.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0.0053.y
摘要:
随着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林地使用权流转业已出现并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与之相随的是,在林地流转实现过程中出现诸多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提出,在原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分置,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经营权分置并行。文中解读“三权分置”的逻辑构造,指出流转过程中林农环境权益保障的现存问题,对林农环境权益受损原因进行解析,探究林农环境权益保障的实现路径,以期为最大限度地实现林农权益提供制度保障。
我国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规制与补偿机制探讨
赵业, 刘平养
2021, 34(2): 124-129.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0.0058.y
[摘要](121) [HTML] (22) [PDF](12)
摘要:
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转型发展的产物,也是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体现。从经济学视角看,它从私人物品转变为混合物品,存在明显的正外部性,其规制和补偿机制应当以外部性内部化为导向。文中结合福建永安等地的实践和国外的成功经验,指出应当依据生态服务功能对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分层分类并实行差异化的规制和补偿,构建关键利益相关主体的谈判协商平台,强制性补偿和竞争性补偿相结合,发挥有限的公共财政投入的最大效力,实现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相关外部性的内部化,以产生正确的社会激励,为深化集体林权改革和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专著述评
探赜索隐 钩深致远—评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的现实意义与文化价值
刘文佳, 张纵, 吕九芳
2021, 34(2): 130-131.
摘要:
《明式家具研究》是一部系统研究明式家具的专著,基于历史背景与人文变迁,从家具种类与形态、结构与装饰、材质与鉴赏方面进行了详实的图文互证。该书梳理了明式家具匠作技艺与功能演进的脉络,建立了严谨科学的家具命名与评析体系;通过墓室明器分析、实物测绘、古籍图像分析等科学实证法,为明式家具研究提供了大量极有价值的资料,有助于完善明式家具图录、器物考证。该书集科学考证与艺术审美于一体,以多版本、多向度传播,弘扬明式家具蕴含的传统文化,彰显了其现实意义与文化价值的统一。
园林审美能力和绘画能力的培养—评《园林美术》
高蓓蓓
2021, 34(2): 132-132.
摘要:
美学视野下园林与雕刻的融合艺术解析—评《园林读本·筑苑》
张斌
2021, 34(2): 133-133.
摘要:
风景园林景观中不同要素的设计思路与技巧—评《风景园林设计初步》
宋艳丽
2021, 34(2): 134-134.
摘要:
基础设计与空间组织下的风景园林规划—评《风景园林设计新理念》
王肖南, 王晓辰
2021, 34(2): 135-135.
摘要:
不同植被类型的栽培技术分析与应用—评《林业实用技术手册》
谢宗鹏
2021, 34(2): 136-136.
摘要:
规划与设计
庐山桃花源森林康养谷规划设计
2021, 34(2): Ⅰ-Ⅰ.
摘要:
北京特色度假村建筑景观设计
2021, 34(2): Ⅱ-Ⅱ.
摘要: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新中式家居设计
2021, 34(2): Ⅲ-Ⅲ.
摘要:
回民小区公共空间改造设计
2021, 34(2): Ⅳ-Ⅳ.
摘要:
扎赉诺尔文化风情园景观设计
2021, 34(2): Ⅴ-Ⅴ.
摘要:
观澜郡花园社区景观设计
2021, 34(2): Ⅵ-Ⅵ.
摘要:
大学城商业街区的景观规划设计
2021, 34(2): Ⅶ-Ⅶ.
摘要:
抚松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布展设计
2021, 34(2): Ⅷ-Ⅷ.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