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2年  第35卷  第6期

2022 年 6 期目录
2022, 35(6): 1-2.
摘要:
综合述评
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热点领域与研究方法
郑宇梅, 沈洁, 雷光春
2022, 35(6): 1-9.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2.0065.y
摘要:
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以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产品的长期可持续为核心目标,强调基于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湿地保护和修复,是人类应对湿地退化的重要工具。通过梳理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相关研究,文中对其热点领域和方法采用文献列举方式进行分析,概述当前的研究热点,包括湿地生态系统评价、湿地生态系统时空演化及驱动因素、湿地水文过程调控、湿地保护修复的策略与规划、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及其权衡与协同、湿地利益相关者需求与协调、湿地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等;归纳了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情景分析法,统计学、数学分析法,模型模拟法,社会、经济协同分析法,统一框架综合决策法等;指出未来研究可能向跨学科交叉与融合持续深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测量、评价和价值实现,多尺度研究的协同,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和接续等方向发展。
专题论述
国际社会消除区域性贫困的林业实践及启示
朱震锋, 潘思宁, 曹玉昆
2022, 35(6): 10-1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2.0093.y
摘要:
森林资源既是一项重要资产,也是发展生产的重要资本。林业实践是改善民生、消除贫困的主要措施之一也已成为广泛的国际共识。文中介绍非洲、东南亚和亚马孙雨林等地区长期以来依靠林业消除区域性贫困的具体实践,并对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包括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有效协调及合理分配以及非木质林产品的有效利用;指出林业消除区域性贫困的过程具有差异性、长期性和挑战性等突出特征,且仍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始终存在、收入与福利分配不均等现实挑战;提出对中国推进消除区域性贫困林业实践的启示,包括持续创新森林资源严格约束下的非木质林产品经营模式、持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民生林业实践模式以及持续探索和创新森林生态补偿实践模式。
社区保护地:缘起发展、地位作用与当代价值
周文哲, 齐君, 唐雪琼
2022, 35(6): 16-22.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2.0091.y
摘要:
社区保护地是世居民族基于当地传统生态智慧自发地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管理的实践产物,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文中通过梳理国内外社区保护地的缘起和发展脉络,指出其发展贯穿于当地世居民族的生态保护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社区保护地地位与作用的分析,阐明其在保护主体、保护方法、保护对象、保护动力、保护效果等方面均与自然保护地相补充,可多方位助力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在此基础上对社区保护地由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构成的多元价值体系进行挖掘剖析,旨在提高认知深度,为后续保护与发展奠定基础。
林业企业融资研究进展
温华军
2022, 35(6): 23-29.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2.0094.y
摘要:
我国林业企业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普遍面临着资金链紧张、融资渠道不通畅等问题,已经成为限制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学者针对林业企业融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对策等方面,在理论和实践上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体制、资源基础和产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国内外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文中从林业投资效率、政府在林业融资中的作用、改善林业融资环境3个方面,以及林业企业融资现状与问题、林业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林业企业融资对策3个方面分别总结国外和国内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加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深入研究新冠肺炎疫情等特殊时期林业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林业企业融资创新路径研究。
基于碳卫星的森林碳储量估测研究综述
王飞平, 张加龙
2022, 35(6): 30-3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2.0069.y
摘要: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森林特征参数来估测森林碳储量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提高森林碳储量估测技术的先进性、准确性愈加迫切。文中综合以碳卫星GOSAT、OCO-2、TANSAT作为数据源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碳卫星数据在森林碳储量估测方面的适应性和准确性,总结各类森林碳储量研究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展望,以期为全球森林碳储量的估测及其研究提供参考。
基于DNA甲基化的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进展
张建瑛, 殷东生
2022, 35(6): 36-4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2.0083.y
摘要:
体细胞胚胎发生作为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繁殖和保护策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DNA甲基化在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与转录沉默相关的表观遗传修饰,是控制基因表达的关键因素。开展基于DNA甲基化的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对于调控体胚发生、林木改良和种质资源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林木体胚发生过程中的DNA甲基化水平与模式变化情况、DNA甲基化与体胚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去甲基化剂(5-氮杂胞苷)如何调控林木体胚发育及DNA甲基化如何调控相关基因转录、基因表达等方面进行综述,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内容和方向。
空中森林步道的发展进程与设计实践新进展
林月彬, 柯彦
2022, 35(6): 42-48.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2.0061.y
摘要:
空中森林步道是一种融合建筑结构的架空森林步道形式,设计之初主要是为了在原始林区开展科研活动。在近40年的设计与实践中,空中森林步道已逐渐演变为城市森林高架慢行系统和多功能城市公共景观;但在中国城市山林区域的应用实践时间较短,仍属一种新生的步道类型,尚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文中追溯了空中森林步道从初始阶段到逐渐成熟的历史沿革,归纳其在发展中形成的3种设计类型:艺术展品型、功能主导型和城市大众型;重点论述了森林步道在设计、施工等领域的一些最新进展,包括结构设计与施工装配工艺、材料、本土文化融合与景观渲染手段的多样化、生态友好及游客友好等方面;展望其未来革新潜力并分析亟待研究的论题,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基于多平台激光雷达数据集成的森林资源调查研究进展
霍林涛, 刘英, 杨雨图, 吴斌, 卢轶
2022, 35(6): 49-5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2.0081.y
摘要:
随着森林资源调查的深入,基于单平台激光雷达数据的空间信息获取方式存在着精度低、数据完整性差等缺点,无法满足精准林业要求的森林信息提取的高精确性。文中系统总结了森林点云数据配准方法和多平台激光雷达数据配准融合在树木属性、立木材积等调查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多平台激光雷达数据协同作业在树木生长特性、森林地上生物量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对当前森林资源调查和多平台激光雷达数据集成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热改性木材化学成分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刘淑敏, 曹金珍
2022, 35(6): 56-62.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2.0063.y
摘要:
木材易产生吸湿变形和腐朽等问题,影响其应用效果。热改性处理可有效提升木材的尺寸稳定性和耐久性,并具有无毒、环保的特点,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木材改性方法。文中综述了木材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抽提物)在热改性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以及木材树种和部位、处理介质、处理温度和时间对木材热降解的影响。经不同热改性工艺处理后,木材的化学成分变化存在较大差异。探明热改性工艺、热改性材化学成分变化和性能之间的响应机制,将有助于开发或优化热改性技术,从而得到性能优异的热改性材,拓宽其应用领域。
声发射技术在木质材料损伤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邢雪峰, 李善明, 周永东, 林兰英, 傅峰
2022, 35(6): 63-68.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2.0077.y
摘要:
木质材料损伤演化特征的监测一直是木材科学的研究热点。声发射技术是一种具有实时性、连续性的监测技术,在木质材料损伤监测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文中围绕声发射技术在木质材料损伤监测领域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声发射技术原理与分析方法,归纳了木质材料特性对声发射信号的影响因素,并分别从木质材料损伤源定位、实木和木基复合材料损伤监测以及发展前景3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讨论,以期为声发射技术在木质材料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发展提供参考。
机器视觉在单板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夏雪, 多化琼, 丁安宁, 高凡, 李璐芳
2022, 35(6): 69-74.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2.0067.y
摘要:
单板是胶合板制造的主要原料。为了实现单板表面缺陷检测技术的智能化,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检测合格率,现已将机器视觉技术应用于缺陷检测中。在机器视觉系统中,图像处理和分析算法尤为重要。如何提高算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文中基于对大量文献和实验结果的分析,介绍机器视觉的应用现状,并对单板表面缺陷检测过程中的图像去噪、图像分割、特征提取等方法进行总结,概括相关方法的原理、特点、局限性以及适用范围,并对未来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各国林业
中国森林康养资源利用与产品开发
李小玉, 向丽, 黄金成, 闫小莉
2022, 35(6): 75-81.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2.0086.y
摘要:
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是适应当前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展趋势以及满足“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人才需求和“经济转型”国家健康产业行业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践行“两山论”理念的有效途径。要想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就要赋予绿水青山的功能,即康养功能。森林康养是森林旅游的高级阶段,越来越多的人期盼在森林中感受其独特的康养功效。文中收集整理了我国截至目前获批的7批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相关信息及资源利用情况,统计分析了各区域和省(区、市)的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数量及占比,以及当前中国森林康养资源利用现状、资源类型和森林康养产品开发等情况;同时,针对我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未来发展建议,以期为我国森林康养相关从业人员和有森林康养需求的大众提供参考。
我国重组竹工艺性能、应用设计及感性评价研究综述
冀瑶慧, 黄宇翔, 张方达, 雷文成, 齐越, 于文吉
2022, 35(6): 82-87.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2.0085.y
摘要:
重组竹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可持续材料,近些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全方位系统研究重组竹对其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主要阐述了重组竹的工艺与性能、设计与应用、材料感性评价3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在材料方面,对影响重组竹性能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其静曲强度最高可达398.0 MPa,抗拉强度最高为199.3 MPa;在设计方面,总结了限制重组竹在建筑和家具设计中发展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及研究方向;在感性评价方面,提出将人机交互方法融于重组竹材料和应用设计中,把控视觉和触觉情感体验。最后,提出“制备—设计—评价”一体化的研究策略,建立感性评价体系,以提升重组竹材料及其应用设计的情感体验。
菲律宾“国家造林计划”实施进展及政策启示
李世东, 樊宝敏
2022, 35(6): 88-93.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2.0082.y
摘要:
菲律宾“国家造林计划”是世界十大重点生态工程之一。为了遏制森林破坏,恢复退化的热带林和红树林,改善生态状况,提供就业机会,促进乡村发展,菲律宾于1987年启动“国家造林计划(NFP)”。该计划到2010年完成造林202.6万hm2。为加大生态建设力度,2011年又开展了二期的“国家绿化计划(NGP)”(2011—2022年),计划造林270万hm2,而2011—2020年实际完成造林200多万hm2。“国家造林计划”和随后的“国家绿化计划”总目标为造林510万hm2(去除重叠部分),到2020年底实际完成造林410万hm2。在计划实施中,采取了促进人工造林、加强社区森林管理、坚持高层推动、完善规划和政策等多项措施,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效。菲律宾“国家造林计划”对我国的主要政策启示包括谋划新的工程、实行依法治理、坚持共建共享、强化科技支撑、重视宣传发动。
韩国松材线虫病防控成效及启示
王曦茁, 曹业凡, 朴春根, 汪来发
2022, 35(6): 94-100.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2.0084.y
摘要:
由松材线虫引起的松材线虫病对松林构成了严重威胁,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受到社会极大关注。30多年来,韩国为了遏制松材线虫病的扩展蔓延,减少灾害损失,保障生态安全,对松材线虫病采取立法及检疫、化学防治、清理病死树及疫木无害处理、预防性造林、检测和监测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文中回顾韩国松材线虫病发生过程,分析其流行特点,介绍防控措施及成效和近期研究现状,提出韩国松材线虫病防控成效对我国松材线虫病研究与防控的主要启示,即制定和完善松材线虫病防治相关法规,分类施策、综合治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松材线虫病防控体系和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科技支撑水平。
芬兰林业机械装备发展趋势及动因
史琛明, 邢红, 谢屹
2022, 35(6): 101-10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2.0090.y
摘要:
林业机械装备是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林业机械装备发展思路,有助于推动我国林业机械装备业的高速发展。文中以芬兰为研究对象,介绍其林业机械装备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林机装备发展的动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促进我国林业机械装备发展的几点启示,包括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应用服务和技术培训、鼓励林机装备企业转型升级以及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问题探讨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对中国林产品出口的贸易阻碍与贸易偏转效应分析
郑休休, 张曦, 陈勇
2022, 35(6): 107-112.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2.0040.y
摘要:
文中首先整理2018—2019年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各轮产品清单及相关加征关税税率,检验美国对华实际关税税率变化对于中国各省(区、市)林产品出口表现的影响,包括上述关税变动冲击所产生的贸易阻碍和贸易偏转效应。研究发现:1)在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清单公布和生效后,短期内美国对华实际关税税率的上升阻碍了中国林产品对美出口贸易,但中方恢复较快;2)美国对华实际关税税率的上升引发了中国林产品对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偏转规模的显著增加;3)上述贸易偏转效应显著存在于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据此,建议我国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加强信息传递与风险预警能力,注重开发替代市场以保障林产品出口安全,并充分利用“双循环”发展机遇,加快实现林产品的国内产业生产转移及销售拓展。
俄乌冲突对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
田刚, 仇邦楚, 单立岩
2022, 35(6): 113-119.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2.0092.y
摘要: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以美欧为首的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的相互制裁对俄罗斯以及世界木质林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显著影响,全球木质林产品贸易格局面临重塑。基于全球木质林产品供需版图深度调整,以及林产品产业链布局方式、路径与逻辑的可能性变化,研究中国与俄罗斯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所受的影响,以便做出适应性调整,具有紧迫性与现实意义。文中阐述俄乌冲突对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已产生的负面影响,基于地缘政治冲突对贸易的影响机制探讨俄乌冲突对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产生的潜在的贸易转移效应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而从发展重心、战略调整、政策对接、体系共建、多元合作等方面提出推动中俄木质林产品贸易稳健发展的政策建议。
基于合作治理理论的我国区域多层次复合市场化森林生态补偿模式构建探索
聂承静, 刘晓成, 姜群鸥, 杨林生, 王利
2022, 35(6): 120-126.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2.0089.y
摘要:
森林生态补偿是通过协调森林生态公共产品受益者与提供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提高生态服务供给水平和供给效率的重要途径。文中对合作治理模式的核心要素和实现条件进行分析;探讨构建政府、企业、环保组织和林农等行为主体合作治理的区域多层次复合市场化森林生态补偿模式,在运作方式、组织机构设置与责任机制、投融资体系和补偿方式等方面进行思路创新;提出实施区域多层次复合市场化森林生态补偿模式的保障机制。
专著述评
美国林业高等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启示—评《中美林业高职教育比较与思辩》
周凯
2022, 35(6): 127-127.
摘要:
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与培养—评《生态文明教育》
董维娜
2022, 35(6): 128-128.
摘要:
民族变迁、经济形态与文化传承—评《草原文化的历史变迁》
刘欣, 梁晰
2022, 35(6): 129-129.
摘要:
美学视角下中国园林的概况与艺术特征赏析—评《中国园林艺术欣赏》
吴姗姗, 王诗陶
2022, 35(6): 130-131.
摘要:
保持乡土文化生命力的美丽乡村景观设计—评《乡村景观设计》
胡勇
2022, 35(6): 132-133.
摘要:
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景观环境营造中的应用—评《城市景观中的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王翔灏
2022, 35(6): 134-135.
摘要:
OBE视角下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框架构建—评《图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原理》
包敏
2022, 35(6): 136-136.
摘要:
规划与设计
湿地康复−鄱阳湖湿地生境恢复设计
2022, 35(6): Ⅰ-Ⅰ.
摘要:
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2022, 35(6): Ⅱ-Ⅱ.
摘要:
新中式视角下新型农村社区景观设计
2022, 35(6): Ⅲ-Ⅲ.
摘要:
廊与亭−校园文化空间绿色景观设计
2022, 35(6): Ⅳ-Ⅳ.
摘要: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新农村庭院景观设计
2022, 35(6): Ⅴ-Ⅴ.
摘要:
城市更新背景下袖珍公园景观设计
2022, 35(6): Ⅵ-Ⅵ.
摘要:
五龙绿谷森林康养基地总体规划设计
2022, 35(6): Ⅶ-Ⅶ.
摘要:
基于装饰文化植入的鄂东南传统村落景观设计
2022, 35(6): Ⅷ-Ⅷ.
摘要:
突显公共健康防护功能的儿童活动区景观设计
2022, 35(6): Ⅸ-Ⅸ.
摘要:
旧城改造中的小区公共景观微更新
2022, 35(6): Ⅹ-Ⅹ.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