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政策效益视角下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完善问题探析

王敏英 郭庆 林博虎 覃茂运 王晨野

王敏英, 郭庆, 林博虎, 覃茂运, 王晨野. 政策效益视角下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完善问题探析[J]. 世界林业研究, 2023, 36(1): 130-13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2.0104.y
引用本文: 王敏英, 郭庆, 林博虎, 覃茂运, 王晨野. 政策效益视角下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完善问题探析[J]. 世界林业研究, 2023, 36(1): 130-13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2.0104.y
Minying Wang, Qing Guo, Bohu Lin, Maoyun Qin, Chenye Wang. Improvement of Watershe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cy Effectiveness[J]. WORLD FORESTRY RESEARCH, 2023, 36(1): 130-13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2.0104.y
Citation: Minying Wang, Qing Guo, Bohu Lin, Maoyun Qin, Chenye Wang. Improvement of Watershe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cy Effectiveness[J]. WORLD FORESTRY RESEARCH, 2023, 36(1): 130-135.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2.0104.y

政策效益视角下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完善问题探析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22.0104.y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美丽中国’生态建设的评估方法”(2019YFC0507803);2022年度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HNSK(YB)22-29];海南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项目基金(2019RC354)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王敏英,女,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规划与政策,E-mail:hnwangmy@hainan.gov.cn

    通讯作者:

    王晨野,女,正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规划与政策,E-mail:wangchenye126@126.com

  • 中图分类号: X196

Improvement of Watershe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cy Effectiveness

  • 摘要: 作为平衡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利益相关者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的政策工具,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在实践过程中有效缓解了流域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促进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协同发展。文中通过案例分析与归纳,梳理近10年来新安江、汀江、长江等典型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的综合效益;结合“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需求,指出中国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实践具有较好的政策综合效益,其中改善与提升流域生态环境最为显著,但也存在水质改善即将面临天花板、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的正向影响有限、上下游未建立起共建与共享机制等问题;提出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包括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合作共治机制、多元平衡保护者与受益者利益的途径、科学精准的流域生态补偿技术体系、高效闭环的生态补偿政策调整优化机制和公众有效参与机制。
  • 图  1  “1+3+3”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框架

  • [1] 谢婧, 文一惠, 朱媛媛, 等.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演进及发展建议[J]. 环境保护,2021,49(7):31 − 37. doi: 10.14026/j.cnki.0253-9705.2021.07.006
    [2] 余雷鸣, 郝春旭, 董战峰. 中国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绩效评估[J]. 生态经济,2022,38(1):140 − 146.
    [3] 王金南, 王玉秋, 刘桂环, 等. 国内首个跨省界水环境生态补偿: 新安江模式[J]. 环境保护,2016,44(14):38 − 40.
    [4] 王慧杰, 毕粉粉, 董战峰.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估[J]. 生态学报,2020,40(20):7493 − 7506.
    [5] 彭玉婷. 新安江流域水源地生态补偿的综合效益评价[J]. 江淮论坛,2020(5):75 − 82. doi: 10.3969/j.issn.1001-862X.2020.05.012
    [6] 陈方舟, 王瑞芳.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长效化研究[J]. 人民长江,2021,52(2):44 − 49. doi: 10.16232/j.cnki.1001-4179.2021.02.007
    [7] 胡东滨, 林媚, 陈晓红. 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政策的水环境效益评估[J]. 中国环境科学, 2022. DOI: 10.19674/j.cnki.issn1000-6923.20220709.010.
    [8] 景守武, 张捷. 新安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降低水污染强度了吗?[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28(10):152 − 159.
    [9] 刘聪, 张宁. 新安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经济效应[J]. 中国环境科学,2021,41(4):1940 − 1948. doi: 10.3969/j.issn.1000-6923.2021.04.050
    [10] 张晖, 吴霜, 张燕媛, 等. 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对受偿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以安徽省黄山市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28(12):2848 − 2856.
    [11] 徐帆. 新安江流域农户参与生态补偿的增收效应及政策偏好研究[D]. 合肥: 安徽农业大学, 2021.
    [12] 高雅罕, 丘水林. 流域生态补偿综合效益评估: 汀江流域例证[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2):25 − 33.
    [13] 赵兴华, 李泽利, 高锴, 等. 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与分析[J]. 环境保护,2021,49(15):27 − 30. doi: 10.14026/j.cnki.0253-9705.2021.15.012
    [14] 曲超, 刘艳红, 董战峰. 基于DID模型的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政策的污染: 贵州省赤水河流域实证研究[J]. 生态经济,2019,35(9):194 − 198.
    [15] 曲超. 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研究[D].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
    [16] 孙新章, 谢高地, 甄霖. 泾河流域退耕还林(草)综合效益与生态补偿趋向: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为例[J]. 资源科学,2007(2):194 − 200. doi: 10.3321/j.issn:1007-7588.2007.02.030
    [17] 李彩红, 葛颜祥. 流域双向生态补偿综合效益评估研究: 以山东省小清河流域为例[J]. 山东社会科学,2019(12):85 − 90.
    [18] 滕凡全. 大凌河流域生态补偿效果评价[J]. 水利技术监督,2020(4):143 − 146. doi: 10.3969/j.issn.1008-1305.2020.04.040
    [19] 孟钰, 张宽, 高富豪, 等. 基于组合赋权模型的小洪河流域生态补偿效果评价[J]. 节水灌溉,2019(10):64 − 67. doi: 10.3969/j.issn.1007-4929.2019.10.014
    [20] 吴健, 郭雅楠. 精准补偿: 生态补偿目标选择理论与实践回顾[J]. 财政科学,2017(6):78 − 85. doi: 10.3969/j.issn.2096-1391.2017.06.012
    [21] 丁斐, 庄贵阳, 朱守先.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需求与发展方向[J]. 江西社会科学,2021,41(3):59 − 69.
    [22] 毛显强, 钟瑜, 张胜. 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4):40 − 43. doi: 10.3969/j.issn.1002-2104.2002.04.010
    [23] 赵越, 刘桂环, 马国霞, 等. 生态补偿: 迈向生态文明的“绿金之道”[J]. 中国财政,2018(2):17 − 19. doi: 10.3969/j.issn.1007-578X.2018.02.005
    [24] 董战峰, 王军锋. 环境政策评估制度框架应涵盖哪些内容?[J]. 环境经济,2015(21):8 − 9.
    [25] 王兰梅, 张晏. 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新安江模式”: 经验、问题与优化[J]. 环境保护,2022,50(8):58 − 63. doi: 10.3969/j.issn.0253-9705.2022.8.hjbh202208014
    [26] 张彩云, 苏丹妮, 卢玲, 等. 政绩考核与环境治理: 基于地方政府间策略互动的视角[J]. 财经研究,2018,44(5):4 − 22.
    [27] 金刚, 沈坤荣. 以邻为壑还是以邻为伴?环境规制执行互动与城市生产率增长[J]. 管理世界,2018,34(12):43 − 55. doi: 10.3969/j.issn.1002-5502.2018.12.005
    [28] 刘杨. 农村产业扶贫的实践机制与优化路径: 政策生态的视角[J]. 人文杂志,2020(10):109 − 117. doi: 10.3969/j.issn.0447-662X.2020.10.013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2-08-30
  • 修回日期:  2022-12-16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12-23
  • 刊出日期:  2023-01-1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