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农林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现状及发展理念探析

窦亚权 李娅

窦亚权, 李娅.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现状及发展理念探析[J]. 世界林业研究, 2018, 31(1): 75-80.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7.0072.y
引用本文: 窦亚权, 李娅.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现状及发展理念探析[J]. 世界林业研究, 2018, 31(1): 75-80.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7.0072.y
Yaquan Dou, Ya Li. Discussions on Construc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Concept of National Parks in China[J]. WORLD FORESTRY RESEARCH, 2018, 31(1): 75-80.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7.0072.y
Citation: Yaquan Dou, Ya Li. Discussions on Construc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Concept of National Parks in China[J]. WORLD FORESTRY RESEARCH, 2018, 31(1): 75-80.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7.0072.y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现状及发展理念探析

doi: 10.13348/j.cnki.sjlyyj.2017.0072.y
基金项目: 

西南林业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ZX2018Y09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窦亚权, 男(1994-), 河南周口人,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电话:18236164497, E-mail:562586205@qq.com

    通讯作者:

    李娅, 女(1981-), 河北宁晋人, 副教授, 博士, 研究方向为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电话:15877925593, E-mail:15378047@qq.com

  • 中图分类号: S759.91

Discussions on Construc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Concept of National Parks in China

  • 摘要: 国家公园作为一种兼顾保护和发展的新型保护地模式,其建设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中在剖析国外相关概念及国家公园内涵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我国部分自然保护地体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概述我国国家公园的建设进程及发展现状;基于国内外相关管理经验,提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应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五大发展理念,并指出在五大理念指导下的具体实践路径,从而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 图  1  云南省普达措国家公园2004—2015年经营情况

    图  2  台湾地区国家公园管理组织结构

    注:台湾地区“课”相当于大陆地区使用的“科”。

    表  1  我国部分自然保护地体系对比

    名称 最早批准时间 功能定位 审批机构 现已批准数量
    国家公园 2008年 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资源 国家林业局、环境保护部、国家旅游局等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56年 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只允许部分地方开展科研、教育等 环境保护部 446个
    (截至2016年底)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982年 早期国家重点风景区的定位类似于国际上的国家公园,因此也被称为“中国国家公园”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44个
    (截至2017年3月)
    国家森林公园 1982年 可持续地利用森利生态资源,发展森林旅游业 国家林业局 826个
    (截至2016年底)
    国家湿地公园 2005年 通过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等多种效益,为公众提供游览、科研教育等机会 国家林业局 702个**
    (截至2016年底)
    国家地质公园 2001年 通过保护地质景观为人们提供科研、休憩与旅游的机会 国土资源部 240个
    (截至2014年底)
      注:“*”,2007年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改名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702处国家湿地公园中,118处已正式授予,其余为试点;“—”表示国家公园目前正在试点建设中,数量无法统计。
    下载: 导出CSV

    表  2  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基本情况

    名称 涉及省份 面积/km2 范围界定 建设目标
    普达措国家公园 云南 602.1 国际重要湿地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哈巴片区属都湖景区 保护生态资源,湖泊湿地、森林草甸、河谷溪流等原始生态环境保护区
    三江源国家公园 青海 12.31万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索加—曲麻河、果宗木查和昂赛保护分区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三江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行区、青藏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和生态文化传承区
    大熊猫国家公园 四川、甘肃、陕西 2.7万 邛崃山系、岷山山系等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 有效实现隔离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并为大熊猫及其他动物通行提供方便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吉林、黑龙江 1.46万 吉林、黑龙江2个省交界的老爷岭南部区域,东起吉林省珲春市林业局青龙台林场,西至吉林省汪清县林业局南沟林场,南自吉林省珲春林业局敬信林场,北到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奋斗林场 按照与东北虎豹种群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原则,有效保护和恢复东北虎豹野生种群
    神农架国家公园 湖北 117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 “地球之肺”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泥炭藓湿地生态系统、世界生物活化石聚集地和古老、珍稀、特有物种避难所
    钱江源国家公园 浙江 252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钱江源国家级森林公园、钱江源省级风景名胜区和连接自然保护地之间的生态区域 森林资源有效保护区、国家东部大公园建设示范区
    南山国家公园 湖南 635.94 南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 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生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
    武夷山国家公园 福建 982.59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曲溪上游保护地带 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珍稀特有野生动物基因库
    长城国家公园 北京 59.91 以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延庆部分)边界为基础 在保护人文资源的同时带动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建设,通过整合长城周边各类保护地形成统一完整的生态系统
    祁连山国家公园 甘肃 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自然保护区 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地
      注:“—”表示祁连山国家公园面积仍在规划中。
    下载: 导出CSV
  • [1] 徐瑾, 黄金玲, 李希琳, 等.中国国家公园体系构建策略回顾与探讨[J].世界林业研究, 2017, 30(5):1-7. http://www.sjlyyj.com/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lag=1&file_no=20170411&journal_id=sjlyyj
    [2] 闫水玉, 孙梦琪, 陈丹丹.集体选择视角下国家公园社区参与制度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 31(4):68-72. http://www.cqvip.com/QK/95653A/201604
    [3] 刘静佳.基于功能体系的国家公园多维价值研究:以普达措国家公园为例[J].学术探索, 2017(1):57-62. http://edu.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Detail/bjdewgyxyxb...
    [4] 田世政, 杨桂华.中国国家公园发展的路径选择:国际经验与案例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11(12):6-14. doi: 10.3969/j.issn.1002-9753.2011.12.002
    [5] 覃阳平.国家公园发展障碍分析:以云南省普达措国家公园为例[J].林业建设, 2015(6):39-45. http://www.doc88.com/p-3793128026715.html
    [6] 唐小平.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及发展思路探析[J].生物多样性, 2014(4):427-431.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wdyx201404006.aspx
    [7] 郭伟乐. 我国国家公园体系构建及发展模式的研究[D]. 郑州: 河南农业大学, 2015.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507/105065842.shtm
    [8] ALLIN C W.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national parks and nature reserves[M]. USA:Greenwood, 1990:36-40.
    [9] 王佳鑫, 石金莲, 常青, 等.基于国际经验的中国国家公园定位研究及其启示[J].世界林业研究, 2016, 29(3):52-58. http://www.sjlyyj.com/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lag=1&file_no=20160310&journal_id=sjlyyj
    [10] EAGLES P F J, MCCOOL S F, EAGLES P F J, et al. Tourism in national parks and protected areas:planning and management[J]. Tourism Management, 2004, 25(2):288-289. doi: 10.1016/S0261-5177(03)00091-8
    [11] 刘馥瑶, 陈朝圳.台湾地区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发展与趋势[J].世界林业研究, 2016, 29(4):77-82. http://www.sjlyyj.com/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lag=1&file_no=20160415&journal_id=sjlyyj
    [12] TURNER M G, ROMME W H, GARDNER R H, et al. Effects of fire size and pattern on early succession in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J]. Ecological Monographs, 1997, 67(4):411-433. doi: 10.1890/0012-9615(1997)067[0411:EOFSAP]2.0.CO;2
    [13] 杨桂华, 牛红卫, 蒙睿, 等.新西兰国家公园绿色管理经验及对云南的启迪[J].林业资源管理, 2007(6):96-104. http://www.doc88.com/p-5714768476874.html
    [14] 赵继敏, 王洁.新公共管理背景下国外国家公园管理改革的经验与启示[J].世界林业研究, 2014, 27(5):44-49. http://www.sjlyyj.com/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lag=1&file_no=20140508&journal_id=sjlyyj
    [15] 陈耀华, 陈远笛.论国家公园生态观:以美国国家公园为例[J].中国园林, 2016, 32(3):57-61.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aspx?...
    [16] DRAPER D. Toward sustainable mountain communities:balancing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Banff and Banff National Park, Canada[J]. Ambio, 2000, 29(7):408-415. doi: 10.1579/0044-7447-29.7.408
  • 加载中
图(2) /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77
  • HTML全文浏览量:  14
  • PDF下载量:  143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7-06-22
  • 修回日期:  2017-10-13
  • 刊出日期:  2018-02-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